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机电产品技术 >> 方法与应用 >> 航空航天 >>正文
低空大坡度飞行的具体风险管控措施
发布时间:2013-08-06  来源:《中国民航报》 

  近年来,民航业内很多擦机翼、发动机触地、擦刮树梢等不安全事件大都是由于低空坡度大造成的,低空坡度大已经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研究如何防止低空大坡度也是民航业内一项深受关注的课题。

  坡度是飞机由于左右机翼升力不一致,绕纵轴滚转而形成的一定角度。现在大型运输机机翼翼展长,发动机离地面较低,如果低高度坡度过大,很可能擦翼尖或发动机。另外,着陆时坡度过大还会造成单侧主轮接地而导致垂直过载偏大,影响方向的控制,危及飞行安全。

  产生低空坡度大的主要因素是:在机场天气颠簸乱流、侧风阵风较大的情况下,机组操纵动作不规范;在飞行中缺乏复飞意识;在航班生产中,机长教员的放手量过大,错过修正偏差的最佳时机;没有尽早建立稳定进近;非精密进近准备不足,偏差修正技能不够;由于管制流控、复飞备降等因素造成执勤时间长,机组成员感觉身体比较疲劳,心情比较急躁等。

  那么,如何对低空坡度大进行具体的风险管控呢?

  第一,在大侧风条件下要掌握正确的操纵方法。起飞时首先要根据预报的风向风速,预先判断给定一个盘量,并尽量匹配一个适当的舵量,且感受这个舵量。随着滑跑开始,视线放远,从而感受飞机位移、状态的变化。调整盘量来保持大翼的水平,柔和抵舵来抵消飞机的偏转力。在高速的状态下尽量避免粗猛的压盘、回盘,因为这会迅速地增加飞机的偏转力。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VR(抬轮速度)处抬轮;在强侧风的情况下,往往伴随着风的切变。假如可用跑道长及第二爬升阶段净空条件允许的话,我们推荐使用稍迟点(几秒钟)的抬轮时机。柔和抬轮后由外向内转换视线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由于空间的转换,此时特别容易带坡度。

  此外,侧风着陆一般有三种方法:侧滑法、接地时航向法和消除偏流修正法(拉平时消除偏流)。侧滑法(带坡度)的修正技巧是将飞机纵轴对准跑道延长中心线,以使主轮接地时在跑道中心线上。拉平前,飞机中心线对准或平行于跑道中心线。使用下风方向舵使纵轴对准所需航迹,用副翼向风的方向压机翼防止偏移;使用上风边的机轮稍先于下风边的机轮接地的方法完成接地。航向法在着陆侧风限制速度以下可以使用。在干跑道上接地时,飞机在消除偏流角对准跑道的同时朝向跑道的上风边。需要朝上风边压盘以确保机翼保持水平,同时使用方向舵来跟踪跑道延长线。在非常滑的跑道上,可以只保持侧风偏流角接地,这将减少接地时飞机向下风边的偏移。拉平时消除偏流修正角的目的是在整个进近、拉平和接地中保持机翼水平。五边进近时,在机翼水平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偏流角来保持所需的航迹。在接地前拉平飞机时,使用下风边的方向舵消除偏流角并将飞机对准跑道中心线。

  第二,强化复飞决断和复飞意识,提高复飞能力。在做进近简令时要预习复飞程序,对复飞后的标准喊话和机组配合进行明确的协同,对复飞后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要进行预想。在着陆过程中,复飞/降落的决断应一直贯穿在大脑里,当偏差不可控或不具备着陆条件时,应果断作出复飞决定,按照标准复飞程序进行操作。作出复飞的决定后,复飞口令要清晰,复飞动作要及时准确。

  第三,正确处理航班生产和教学带飞的关系。当副驾驶或学员在操纵飞机进近着陆时,教员要手不离杆脚不离舵,将飞机始终处于可操纵状态,严格控制偏差范围,掌握好放手量,对于飞机出现的偏差和学员不规范动作要及时提醒纠正,该动手时及时动手,切不可错过修正偏差的最佳时机。

  第四,增强稳定进近意识。进近阶段要做好下降计划,落实进近简令。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操控飞机,让飞机始终处于标准的航径上。当飞机下降通过高度1000英尺时,驾驶员要确保飞机处于稳定进近状态,为即将开始的着陆操纵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保持非精密进近的操纵技能。计划将在着陆机场实施非精密进近后,应温习非精密进近的飞行程序,在做进近简令时对进近时的机组配合和标准喊话进行明确的分工,尤其是对PM(监控飞机的飞行员)提醒的内容要进行细化。短五边或最低下降高度能见跑道后,修正方向时要注意坡度的控制,越低高度坡度修正量越小,应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如感觉偏差量不在可控范围内,切不可粗猛修正、勉强落地,应果断实施复飞。

  第六,合理机组搭配,防止疲劳驾驶。在航班执行过程中,由于管制流控、复飞备降等出现疲劳特征后,机长除了要严格遵守关于机组成员飞行和执勤期的规定外,要审时度势,根据具体情况调配最佳机组实力上座飞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危险状况的发生。(叶晓林 作者单位:山东航空公司飞行部安全技术中心)

关键词: 复飞 坡度 低空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