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冷冻年在瑟瑟秋风中即将降下帷幕。市场萎缩、库存压顶、终端不畅、天公不配合……凡是能想得起的利空因素,都集中到了今年的空调行业。市场销量急速下挫、高速增长戛然而止,2012冷冻年,空调行业怎一个“冷”字了得!
面对毫不松懈的房地产调控和长期低迷的外贸需求,高歌猛进了多年的空调行业,亟须减虚膘、练肌肉,医治饮鸩止渴式的政策依赖症,进行全方位的结构调整。在调整中壮大,在调整中突围。
市场总量急速下挫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联合中国家电网发布的《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白皮书》显示,从2010冷年到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整体销售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0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31.45%,销售额同比增长24.13%;2011冷年,国内重点城市空调器销售量同比增长为20.45%,销售额同比增长更是达到28.64%;而在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25.12%,销售额同比下滑19.36%,同比大幅增长态势戛然而止。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助理蔡莹认为,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支出相对保守,使得消费能力释放受到了压抑;政策性利好支撑力度减弱;大众消费水平以及更新换代欲望下降;前期刺激性政策透支了消费需求;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抑制需求释放等,造成了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规模急速下降。
白皮书认为,市场饱和与消费信心不足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整体市场需求将基本进入更新为主、普及为辅的相对平稳阶段,产品质量、核心功能、售后服务、品牌美誉度将成为今后竞争的要点。
政策“催肥”隐患显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元投资像一剂强心针,让加速下滑的经济迅速企稳回升,并率先走出衰退阴影。但强力的政策刺激,也让许多行业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
蔡莹认为,对于空调行业而言,政策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扩大消费政策的集中出台打破了经济运行的正常规律,造成短时间消费潜力的集中释放,透支了多年正常消费能力;二是大量消费的提前实现,给制造商或潜在进入者提供了虚幻的消费预期,吸引了新的进入者,形成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造成供求失衡加剧了市场波动。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由此患上了政策依赖症。蔡莹认为,政策刺激,是近几年推动整体销售规模提升的“发动机”,但目前,这个“发动机”开始出现动力不足现象。
白皮书显示,政策性因素对空调市场的影响,在三、四级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三级城市销售比例开始出现下降局面,四级城市销售比例提升不到1个百分点。这表明,相较于较为成熟的城市,曾被各界寄予厚望、一度火爆的农村市场,只是昙花一现式的政策催肥,而不是市场培育后的瓜熟蒂落。
调整,困境中突围的唯一路径
白皮书预计,2013冷年整体市场环境不会有明显改善,外部环境压力依然会伴随空调行业的发展进程,生产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抗击打能力尤为关键。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认为,空调行业难以复制前些年的高速增长,在行业趋归平稳发展的阶段,企业要继续加大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以稳健的企业综合实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蔡莹认为,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饱和度的提升,高质量、高水平产品会愈发成为消费者首选,品牌价值的作用也在逐步提升。蔡莹建议,生产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策略,在质量、节能、人性化设计和工艺等方面多下功夫,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势严峻,但机遇依然可寻:保障房将集中交付,有望抵消楼市限购政策对家电行业带来的部分影响;部分地区楼市交易出现回暖迹象,刚性需求开始释放,房屋装修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空调消费;国家节能家电推广政策效应,将会在新冷年有所显现,进而将激发空调更新换代需求;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也将刺激空调购买需求。
爆发式增长,既不现实,也无需羡慕。市场,总是按其自身的规律演进。扭曲了,它就会矫正,甚至矫枉过正。短期内,空调市场体量虽难以达到前几年的高点,但规模总量依然可观,放平心态、做好产品和渠道,做足功课,对空调行业应是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