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产经数据 >> 最新 >> 正文
美中制造业成本劣势缩小 技术革新成美“再工业化”主流
发布时间:2013-01-07 15:50:02  来源:新闻晚报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5个美国工人中就有1个是在制造业工作,但如今这个比例降到了10比1。过去15年的美国历史可以称之为谷歌、脸谱、亚马逊、苹果或沃尔玛的时代,但决不会有人认为那是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


在过去,出于减少成本的需要,许多美国企业将制造外包给中国或其它国家的厂商。但近来,节省时间的需要可能使得这些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迁回美国。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如何制造和在哪里制造的决策过程发生了改变。美国有理由对重振制造业持乐观态度。毕竟,智能时代下,新的工具让更多的工作留在了美国。


奥巴马高调宣布重振制造业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几乎与夕阳产业划上了等号。受过良好教育、满怀雄心的人们愿意选择的职业是体面的,而且有无限发展可能的行业,比如会计、金融、软件、生物技术等等。


不过,一场金融危机将一切都改变了。美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去杠杆化”,回归“再工业化”战略。


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 《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购买美国货”、“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


为了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


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制造业增长和出口推动型增长,这一主张也开始引导美国制造业“倦鸟回巢”。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回落至如今的10%。对比来看,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是30%。在美国,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人们会觉得未来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2012年,可以说是几十年来的首次,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开始对制造业有了更多的信心。


美中成本劣势在缩小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测算出,未来五年中,对于多数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国部分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建厂只能减少10%到15%的生产总成本,运输和存货成本减少是最主要因素。美国的部分州,如南卡罗来纳、阿拉巴马和田纳西,将会变得越来越适合建厂。


此外,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气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有望为回巢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能源成本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把美国制造业回流放到更大的国际宏观环境下审视,这一过程尚处在早期,而且不同产业间存在差异,受到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运输因素、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公司经营战略等众多因素影响。但BCG预计未来五年这一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扩张的企业。


“至2015年,美国将比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拥有5%至25%的成本优势。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成本劣势差距将会缩小。在2010年,折合成美元的中国产品的成本比美国同类产品便宜12%,而到2015年,这一差距缩小为7%。”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报告中称。


技术革新成美“再工业化”主流


从通用电气GE在肯塔基工业园区近60年来的兴衰变迁,也可以一窥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场景。


该工业园区建于1951年,到上世纪60年代,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量每周6万台,1973年的高峰期有23000名工人。


到了8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一园区的工人数已经低于1955年的水平。


而到90年代,这一园区已然成为GE的鸡肋,几任CEO均考虑出售该园区。这是美国制造业夕阳西下的一个典型范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以来,这个工业园区连续有新的生产线开张:其中2月份甚至有一条生产线专门组装最新一代的低耗能热水器,取代了GE在中国的一家承包工厂。


是什么使得GE做出将这条生产线回迁美国的决定呢?要知道离开中国就意味着没有了相对廉价及高效的劳动力。答案是,技术革新与减少能耗。


当样机刚刚抵达肯塔基生产线时,已经生疏多年的工程师围绕着这款热水器一筹莫展——它的顶端是一大堆接线的控制板。后来重新设计的结果是每5个零件可去除1个,原料成本下降25%,装配时间从中国的10小时减到2个小时。最后,产品抵达销售点的价格从1599美元降到1299美元。


这款GeoSpring热水器提供的混合动力热水器节能热泵技术,与传统的电加热系统相比,平均每年可节省62%的电力消耗。


“小而美”科技企业迎春天


二战过后,全球一体化的盛行使得美国制造业越来越难保留工作岗位。但是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其中的特征是从点子到产品越来越容易成现实,而每一产品升级淘汰的周期却在缩短,以往的周期大概是几个月,而今可能是几个星期,在当地生产具有明显的去物流成本优势。


在此背景下,3D打印技术在时装、电影、建筑等不同行业和领域显示出强劲发展潜力,并大大改变了美国制造业格局。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硬件产品开发公司Lime Lab的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尤瑟夫表示:“以前曾经需要三个月才能制造出来的产品现在却只需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了3D打印机,你现在可以生产出一次性模型。 ”


另外,近年来在旧金山集中出现了一批“小而美”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它们大都由几个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创立,就地生产。


目前已出现一个名为SFMade的联盟,加盟的四百多家企业雇有大约三千多名工人。其中120多家是在过去三年内成立,而他们的雇员去年增长10.5%,今年是12.5%。这些企业并不都从事高科技行业,其中不乏专门设计制造跟当地历史文化有关的产品,也有可能面向中国观光客人的纪念品。这一模式的要点是极快的设计、面世、用户反馈过程。我们完全有理由憧憬这些小企业会产生下一代的苹果和谷歌。


新一代智能制造与快速反应技术,降低了产品设计、制造的门槛,对市场的快速有效反应成了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


高端智能执“复兴”牛耳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研究人员发现,这一轮美国制造业复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廉价的能源、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变得相互依赖的产业趋势等,正成为这场变化的推手。信息、节能、新能源、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成为拓展前沿。


美国有理由对“再工业化”持乐观态度。埃森哲认为,在成本上,美国的机器人工人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工人更具成本优势。


以一台中小型机器人为例,其在美国的运行成本大约是每小时15美分,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工每小时的劳动报酬约为1.8美元到3.9美元。


而且机器人成本回收很快,如在简单的电子元件组装操作中,一台机器人可顶替 “三班倒”的9名全职员工,投资回收期预计仅需两年。


另外,完备的产业设施、一流的物流能力、稳定的政局和成熟的税收法律制度,都是美国制造业的绝对优势。


埃森哲预计,美国制造业复苏将持续。从2012年至2016年美国将获得总额近1.5万亿美元的新投资,即每年约新增投资3000亿美元,超过美国经济最近一个上升周期 2006年的总额。这些资金将推动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从 2012年的26%上升到2016年的28%。


从迄今公布的2012年至2016年投资项目中可以看出:近一半投放到了能源行业,其次是金属及矿物、汽车、化工、电子、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