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失去了往日的平静。
11月21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正式发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自去年11月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以来,多个省市的准备工作大体就绪。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相关概念股几度涨停。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从事环境管理咨询和碳交易认证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古棣元对记者表示,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连设定地区的碳排放总量的工作都没有完成,分配额度、制定交易规则、确定企业报告核查制度等更无从谈起。
而部分受“美丽中国”概念热捧的上市公司也表示,目前政策尚未出台,都在观望中。
国际碳价一再跳水
多哈气候大会正在进行,“碳交易”再度走热。《京都协定书》第一承诺期在今年底即将到期,而在本次大会召开之前,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俄罗斯宣布退出第二承诺期。多哈大会日程过半,但是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碳交易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京都议定书》规定,对发达国家有具体的强制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任务。
我国目前并没有进入强制减排范围,国内的企业多以自愿碳排放交易或者操作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下简称CDM项目)出口到国外的方式参与碳交易。
据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底,CDM注册项目有5139个,中国注册CDM项目超过2600个,占比近52%。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去年指出,世界银行预计到2012年碳排放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而根据最新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会达到3.5万亿美元,碳交易市场或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最大的能源交易市场。
中国企业参与碳交易,一方面有助于节能减排,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直接获得资金。据媒体报道,中国第一个成功注册的CDM项目收益为2.7亿元。而今年武钢将减碳指标卖给意大利电力公司,获得的收益高达20亿元。
“过去碳价高,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彷佛天上掉馅饼了,国际上的中间商也借此赚了更多。”古棣元说。
但如今,“天上掉馅饼”的碳买卖或难以为继。
截至12月4日,国际CER的价格为0.66欧元/吨,而2008年最高峰时为23欧元/吨。
“受国际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碳价一再跳水。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的放缓,可以预计在短期内业主的收益将会面临极大挑战。”北京一致人和国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智良对记者说。
碳价走低使得中国企业碳资产缩水,企业的供给意愿降低,欧盟经济的不景气也将导致未来碳排放需求减少。
“由于现今最大的碳信用需求方欧盟经济复苏缓慢、生产下滑、气温升高(冬季取暖需求减小),企业本身产生的碳排放就在下降,加之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二阶段过量的分配,短期内碳排放需求不会有明显的提升。”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高级经理李原对记者说。
在本次多哈气候大会召开之前,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俄罗斯宣布退出第二承诺期,而会议日程已经过半,关于第二承诺期能否启动临时使用、气候资金、冗余排放配额等关键问题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作为气候变化谈判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的作用变得扑朔迷离。
此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严峻的是,欧盟已在相关法规中明确,从2013年开始EU-ETS或只接受最不发达国家或有双边协议国家的CDM项目,且禁止使用工业气体项目产生的减排信用。
“从中期到远期来看,国际碳交易市场还有一定希望,但是目前来说异常艰难。”杨智良说。
“我只能告诉你,现在大家都在观望,CDM项目暂时处于停滞状态。”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市场部经理杨洋对记者说。
国内碳交易“有价无市”
中国CDM项目“出口”遇阻,而国内市场的碳交易几乎为零。
2008年下半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成立。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下半年,我国已经挂牌运营和在筹建的碳交易所已达100多家,各地都在争抢碳交易的第一把“交椅”。
不过,这些交易所鲜有实质性的碳交易,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局面。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现在看来还是一片迷茫,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相关的市场机制和配套措施都没有建立起来。”古棣元说。
但是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承诺,以及2020年中国可能加入国际减排协议的预期,使得中国建立真正的碳排放交易所迫在眉睫。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要降低16%,碳强度要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要达到11.4%。
为此国务院去年底印发了 《“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家还编制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1~2020年)》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此外国家发改委今年颁布实施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还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审定与核证指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日前表示,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从2011年11月份开始启动,确定了7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现在各试点单位都在开始启动这项工作。而据公开报道,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有望在明年开展试点运行。
顶层设计难题
应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加强,各试点的碳交易建设氛围也在不断升温,但是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京环境交易所在2009年就设立了“熊猫标准”的自愿减排标准,但是在2011年才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今年9月11日正式揭牌并声称做成了第一单生意,四家水泥企业认购了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配额。
但是记者从认购企业之一的塔牌水泥公司董秘办公室了解到,虽然他们认购了,但是还没有交钱,何时真正交易也不清楚。
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副处长王庶透露,目前试点地区都完成了方案初稿,其中北京已经正式上报给国家发改委。但试点工作细节如每个试点具体的碳排放总量、具体哪些企业参与交易、每个企业分到多少配额,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中国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和配套措施等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即使有些地方宣称已经做成了几单项目,应该说是属于不合理的、超前的,这样的交易也不是规模性的。”法国欧盟环境法中心博士樊威表示。
广州能源所副所长赵黛青表示,广东对欧盟的碳交易模式参考得最多。但是记者了解到,欧盟的减排是绝对总量的减排,而中国的减排是相对总量的减排,因为中国的GDP仍增长较快,二氧化碳排量也在增多。因此各地在总量排查、存量和增量的配额发放的制度制定上也比较困难。
据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形态也不同,各地在减排方案中也有所侧重。如广东省将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等九大行业纳入首批 “控排企业”范围,并根据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推出自身的补偿机制。
而在配额的发放上,试点地区多采用了免费为主、有偿为辅的方式。
但是,李原认为,这种分配方式降低了总量控制的效率,并且可能引发不公平竞争,欧盟在初期曾出现过此类问题。
此外,碳排放配额毕竟有一定的货币属性,可以变现或是抵押后为企业提供短期的生产活动资金,如果企业大量免费获得这些配额,就等于政府变相提供资金支持,背离了建设碳交易的初衷。
不过,李原认为交易所前期的工作还是非常有作用的。在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交易所都参与了碳市场设计工作,并以市场交易的角度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参与企业观望
对企业来说,国内碳交易更让他们处于模糊状态。
9月11日,广东省启动的碳交易试点中明确提出将森林碳汇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补偿机制;11月1日,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正式启动;11月11日,国务院公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指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这些利好消息使得相关林业股几度涨停。然而,丰林集团(601996,SH)和威华股份(002240,SZ)对记者表示,他们对于碳汇项目还没有任何研究和规划,也没有看到相关的文件。
威华股份董秘办公室高先生对记者说,目前威华股份的人工林面积已经达到60万亩,现在林地租金、人工成本等都比较高,公司是否有新动作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
古棣元认为,绝大部分企业对于碳交易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将来被纳入强制减排范围的企业则面临着出钱买份额,企业的动力肯定不足。而开发过CDM项目的企业对碳交易的看法更多就是卖钱,对真正引进先进技术、先进仪器等的考虑较少,减排效果有限。”
“企业都知道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总觉得离自己挺远。”樊威说。
卖出方和买入方对这个市场都比较陌生,未来潜在的“卖碳”企业甚至对于近在眼前的机遇都异常谨慎,不敢行动。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对记者表示,碳交易关键在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不过也有部分企业认识到碳交易项目对于企业的重要性。11月22日,中粮生化发布公告称,公司的CDM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功,预计十年能为公司贡献1.27亿元的碳减排收入。其董秘办公室人员对记者说,CDM项目除了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外,还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此前记者在广交会采访时也发现,碳标签越来越成为中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壁垒,陶瓷、玩具、速印机等各种产品都有相对的碳标准。而碳标准多由发达国家率先制定,这也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引进技术,节能减排,攻克“碳壁垒”。
“企业越快参与越好,政策越大力度越好。”樊威认为,现在除了欧盟建立碳交易市场外,美国加州、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都积极推进国内或地区的碳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