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楠告诉记者:“光伏、LED、IC产业是电子气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不但需求量大,而且种类很多,光伏产业每年对四氢化硅和高纯氨的需求量都在数千吨级。可惜,跟前几年相比,今年电子气体3个主要下游产业变得面目全非。”
他解释说,最近3~5年,在地方政府各种鼓励扶持政策推动下,国内光伏产业呈现井喷式扩张,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此次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涉及75家国内企业,欧盟很可能会乘机跟进。同时,美国业已倒闭的光伏企业,也通过司法程序要求中国企业赔偿。中国太阳能产品90%销往国外,其中80%在欧盟。欧盟及美国的反倾销案或将使我国光伏产业损失约1300亿元的市场。2012年许多大型光伏企业减产或半停产,在美上市的国内光伏巨头面临退市甚至破产。
同光伏太阳能相比,LED情况稍微好些。但是,我国LED产业正经历一场大跃进,产能过剩已现端倪。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9月,浙江的LED照明灯企业已从最初的16家快速增长到180家左右,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孙福楠感叹:“遗憾的是,大部分进入LED的照明企业所生产的都是低端产品,高端核心技术和产品市场仍被国外把控。若不尽快调整整体战略,一味追求量的提高,或将导致我国LED产业成为下一个光伏。前几个月,国内LED市场已经销售困难,销量大减。”此外,中国IC产业走的是代加工之路。由于大背景恶化,目前产量剧烈下滑,已不足往年的50%,并且这种趋势仍在加剧。
孙福楠总结说,一旦资金断裂,将有大量光伏、LED及IC企业破产。这导致不少电子气体生产、经销企业已关停,勉强维持生产的则为产品销售不畅忧虑,而卖出产品的还要担心追回欠款难,陷入了“产不产都艰难,卖不卖都尴尬”的情形。
电子气体行业所面临的压力还不止如此。孙福楠告诉记者:“经过最近3年的发展,中国成功结束了国产电子气体无法大规模批量、稳定生产的历史。以高纯氨、氯化氢、四氟化碳、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等为代表的国产电子气体,在光伏、LED、IC(8英寸以上)领域均有不俗表现。高纯硅烷新工艺,经多年的艰苦攻关,已经能够形成稳定、安全的数千吨级生产能力,国产硅烷产品不但获得市场应用,且价格极具竞争力,仅0.4~0.6元/克,而进口价格曾达到3元/克。由于国产气体在质量、产量上的跨越式发展,国际气体公司改变在华发展战略,开始在国内加速兴建高技术含量的电子气体生产线。”
以今年炙手可热的高纯氨为例,AP、法液空、林德、日本住友等境外公司已开始在LED用户附近建设氨净化生产线,韩国PSG等亚洲氨生产公司正在谋划改变销售方式。目前,我国仅外资高纯氨产能就超过13000吨/年,若再加上国产高纯氨的产能,我国高纯氨已经供大于需。高纯氨的市场售价剧烈下滑,已经从前几年的每千克100元以上降至几十元,并且仍在下滑,可见竞争之惨烈。
不过,以高纯氧化亚氮为代表的一些电子气体产品仍然供不应求,可惜国内企业都不掌握核心技术。孙福楠表示:“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是高新产品的行业特点,与之配套的高纯气体同样具有上述特性。电子气体产业陷入当前困境,虽然美国光伏双反案是重要推手,但关键还在于行业仍处于低端产品重复建设的水平。”
孙福楠表示,掌握核心技术是赢得竞争的关键。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部分企业实现了资金积累,希望这样的企业能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加强品牌培育,整个行业努力尽快实现资本、技术、市场、区域的有效整合,共同为下轮竞争充好电,力争把电子气体曾经辉煌的终点变成行业涅槃重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