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诊疗仪器是作为辅助诊疗信息采集、疗效评估和教学的手段。中医仪器设备的未来发展大有前景,但目前的研发水平仍处在初步阶段,要尽快建立中医诊疗仪器标准,进而确立我国中医诊疗仪器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医疗机械标准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5月15~16日,国家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第十届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医四诊仪器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前沿方向。会议决定将“中医四诊仪器”统一名称为“中医诊疗仪器”(包括四诊等其他诊疗仪器)。诊疗仪器是作为辅助诊疗信息采集、疗效评估和教学的手段。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仪器设备的未来发展大有前景,但目前的研发水平仍处在初步阶段,要尽快建立中医诊疗仪器标准,进而确立我国中医诊疗仪器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及广东省发改委、科技厅和中医药局等相关领导,跨学科专家、企业代0余人参加。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李振吉,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杨华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王卫东担任论坛执行主席。会议重点围绕中医四诊的源流与现状、中医四诊仪器的开发现状和主要瓶颈、中医四诊仪器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三个中心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启明在题为《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的主题报告中介绍,2008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提出“提升、改造、开发、推广”四个一批工程,遴选出一批中医诊疗设备生产企业示范基地,并形成中医诊疗设备推荐品目。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呈现数字化、可视化、模拟化、智能化趋势,但仍然存在着中医诊断设备品种少,临床使用少,没有统一规范标准,中医特色未能全面体现等问题。杨华元提出,中医四诊设备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研制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量化、可视化及示范化的诊疗设备,建立中医诊疗技术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此次研讨内容对下一步中医诊疗设备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为起草《中医诊疗设备纲要》提供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计划利用半年时间认真梳理、总结中医诊疗仪器发展历程,并做好研发规划。强调以提升中医诊疗能力、效率为核心,更加注重技术创新,联合跨学科专家力量,以医疗机构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同步进行。
中医四诊仪器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医诊断所依据的四诊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处理。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对中医四诊的现代化研究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实践,中医四诊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中医四诊信息的客观化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在脉诊仪、舌诊仪、四诊仪等四诊仪器研发中取得一批成果。
该论坛由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和广东省中医院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