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最受关注的三个规划终于出炉了。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三个规划中,《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因是能源“十二五”系列规划中的“母规划”而受人关注,《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因涉及核电重启敏感话题而受业界关注。
关键是解决能源体制机制矛盾
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有七项。
“能源领域终于有一个规划了,体现了未来5年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七项任务都不是很新,与原来没有太大区别。像‘推进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改革’,‘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过是讲讲,不会有太大改变。推动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推动能源供应方式变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等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的。”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国家在做规划时比较擅长上项目,却很少通过制度性改革来规划能源发展。
“在没有解决国家定价、民间资本如何和垄断企业竞争、成本问题等大环境的前提下,国家推动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等意愿是好的,但一个能源规划不一定能改变现有的状况。”林伯强说,“关键是解决好能源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因为体制机制约束是能源发展的严重障碍。”
能源“十二五”发展目标敲定
《中国能源报》记者从知情人士了解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标准煤,用电总量控制在6.3万亿千万时。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国内一次能源供应能力为43亿吨标煤,其中国内生产能力36.6亿吨标煤,能源自给率85%左右,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2%以内。
“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5%,这个数据有点保守。不过,从这个保守的数据来看,也给天然气价改预留了空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5%这个数据是可以完成的,我国天然气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仅去年天然气消费量就突破了1300亿立方米。
对于《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中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新增天然气管道4.4万公里,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新增5000万吨左右的目标,刘毅军认为:“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新增5000万吨左右,这个新增数据还是挺多的。这说明国家比较重视LNG发展,通过发展国内LNG市场化推动气价市场化。从另一方面说明,天然气价格改革很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