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潍柴走出了一条“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买人才不如建平台”的创新路径。在最初的发展中,潍柴主要从国外购买二手设备,后来企业投入巨资引进世界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目前潍柴的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据了解,从“八五”、“九五”、“十五”到“十一五”期间,潍柴的技改投入分别达到0.98亿元、1.1亿元、16.3亿元和64.2亿元,20年间技改规模增长60倍以上。
近年来,潍柴加快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目前已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从国内著名高校和行业知名企业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员3000余人,其中博士35人,硕士1500人。为提升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潍柴还加快了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步伐。目前潍柴集团首席科学家、战略总监、法律总监、信息化总监等关键职位,均由近年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担任。
人才创新队伍的大力建设帮助潍柴潍柴在市场上纵横捭阖,让企业的产品和经营项目不断丰富,潍柴的研发体系也因此与集团规模的扩大而同步完善。目前,在全球建立“三国七地”的研发平台,分别是潍坊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重庆研发中心、扬州研发中心、杭州研发中心、北美研发中心、欧洲研发中心。多元化的产品和业务,多地区的市场分布,使得潍柴能够为海内外高端人才提供一个能把个人能力与远大理想完美结合的事业平台。
潍柴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云强对记者说:“我们要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为我们开发发动机做支撑和业务的协同,最终,为实现世界最好发动机的梦成为现实。”据了解,为了验证并标定发动机数据,潍柴的三高试验队每年都要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零上40多度的热区和零下40度的寒区进行试验,170人,历时9年,凝聚他们的正是做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的梦想。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民族的创新力,因为它对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是保障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说,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自主创新的旗帜,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