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纤维、建筑管材等领域。而这些需求领域又恰恰和国内宏观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可以看到,近几年随着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的成熟,更多的企业在煤炭资源丰富的西北等地区,以煤为原料,通过MTO技术生产烯烃,从而建成了多个大型装置来生产聚丙烯。换言之,煤制烯烃已经成为国内生产聚丙烯的重要力量。由于短期国内煤价相对油价来说比较坚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油下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万幸的是,聚丙烯虽在原油暴跌行情中承受了不小的打击,但伤害程度不及塑料期货来得直接和明显。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能化商品龙头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国内聚丙烯期货也难以独善其身,与其他化工品一样陷入成本塌陷的噩梦中。可以看到,自9月以来,其期价不得不由高位盘整姿态转入单边下行模式。随着主力1501合约失守万字关口,多头败兵之势更甚。截至上周五,已然丢失了9500元/吨一线阵地。
然而,长期来看,聚丙烯依然面临供应端和成本端的双重压力。
其一,这两年来,国内聚丙烯产能处于扩张高峰,尤其煤制烯烃、合资企业大产能装置异军突起,预计明年国内西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聚丙烯产能总规模会达到500万吨。就短期来看,本月初国内部分前期停车检修的生产装置已经重启运营,预计新增年产能85万吨,月均增加产能约7.08万吨。在供应压力逐渐增强的背景下,上周聚丙烯现货市场交投情绪继续呈现悲观之态,商家纷纷降价出货。据显示,华东地区聚丙烯现货报价回落至10500元/吨,华北地区更是跌至10450元/吨附近。
其二,煤炭价格已经告别了黄金十年,尽管受益于地方政府干预措施以及部分大型煤炭企业限产提价,煤价呈现坚挺之状,但却只能维持一时偏强姿态,无法扭转中期价格回落之势。因此,未来聚丙烯依然面临成本不断下移的考验。
也即是说,如果当期宏观经济数据疲弱,那么会提前反映在期货市场上,冲击多头信心,导致期现贴水幅度不断升阔。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制造业数据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实体经济状况,而较能体现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在9月遭遇滑铁卢。据显示,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为2.7,创18个月来的次低,这进一步恶化未来聚丙烯市场的需求潜力。
供需矛盾的加剧已经导致国内聚丙烯库存持续攀升,截至国庆节后,聚丙烯库存较去年同期增加4.92,环比继续增加5.26.目前现货市场主流报价以下跌为主,下游工厂按需采购,市场成交欠佳。短期来看,聚丙烯弱势难改,可继续维持偏空操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