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提出了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重要概念,根据成因类型,将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划分为扩散型和渗漏型两种;揭示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即我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在空间展布上,受断层控制明显,横向上具有南北成带的特征;首次提出天然气水合物成核机制的笼子吸附假说,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成核过程中,形成水合物非晶相的新观点;建立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的综合识别方法,发现纵横波速度增量是识别水合物引起的高速异常的重要地球物理参数,并能够准确刻画水合物空间分布形态;开展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基础理论研究等内容,成功揭示了目前常用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的传热和传质机理。
我国建立起海域“可燃冰”基础理论,揭示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首次提出天然气水合物成核机制的笼子。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日前透露,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了科技部验收,首次建立起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利用国家调查专项获取的大量资料,先后开展了3个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航次。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动力学、成藏富集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认识。
据悉,该项目于2009年1月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为第一承担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海石油(中国)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