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农业局农机科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296.8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38.8%。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092台,比2002年增长241%;小型拖拉机49149台,比2002年增长11.4%;畜牧养殖机械9439台(套),比2002年增长81.5%;渔业机械5691台,比2002年增长89.7%;运输机械13万台,比2002年增长125.7%。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增长最多,比2002年增长2700%。
机械化大大解放了在农田辛苦劳作的农民。以去年为例,全市完成机耕、机播、机收农田面积分别为275.8万亩、124.3万亩、63.4万亩,分别比2002年增长90%、321%、82%。农业机械化给农机购买者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包括付合民在内,全市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9.4亿元,比2002年增加9亿多。
该市农业局农机科科长刘雅静介绍说,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施行,是促使农机拥有量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从2004年开始,该市已连续九年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购机补贴项目资金逐年增加。九年中全市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319万元,其中国家级补贴资金7949万元,省级补贴资金370万元。补贴农机具2.3万多台(套),受益农户7000多个,拉动社会投资近2亿元。
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崭露头角。该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服务组织体制日益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现象。到目前,全市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其他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89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25683个。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渗透到从农田耕、种、收作业到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作业和农业运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开发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该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是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也随之加快,部分地区因为这个原因已经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缓解农业劳动力紧缺影响,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刘雅静如此总结农业机械化给全市农业带来的益处。“其次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可节省种子、化肥、劳动力、时间和水资源,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实现农产品升值,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职业农户会逐渐形成规模经营。而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通过物化的劳动来代替活劳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供了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