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记者从山西省经信委了解到,《山西省赤泥综合利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正式出炉。到2015年,我省赤泥综合利用率将达到15%-20%,年综合利用量力争达到150万吨以上,同时建立1-2个省级产学研结合赤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中心,突破3-5项关键技术,推动技术装备升级,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益的应用示范和推广示范项目,形成3-5个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赤泥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2010年,山西生产的氧化铝431.51万吨,约占我国总产量的14%,产生的赤泥493万吨,约占我国赤泥年排放量的10%左右。针对赤泥的综合利用问题,山西鲁能晋北铝业、中铝山西分公司等氧化铝生产企业,已开展了多方面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工作,少数产品已经开始产业化推广应用。如利用赤泥和粉煤灰生产耐火保温材料,利用赤泥制备微晶玻璃等。然而经过处理后的赤泥产品量相较于庞大的赤泥堆存量来说,几乎就是杯水车薪。
记者了解到,到“十二五”末,我省氧化铝年生产能力将达到800万吨。伴随着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赤泥的年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8500万吨。
据悉,我国现行的财税优惠政策缺乏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导致企业利用赤泥的积极性不高。“赤泥具有强碱性,综合利用难度远大于其他工业废渣,对于企业来说,开发利用赤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我省某一氧化铝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赤泥综合利用是氧化铝企业的非主营业务,处于产业的末端,经济效益差,多数企业选择了一堆了之。“山西赤泥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主要含有钪、镧、铈、钕、镱、钇、钐、铥、钛、钒、铌及镓元素。其中钪元素的含量均达到或者超过经济储量的2-3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省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氧化铝赤泥资源中提取稀土和稀散金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省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立和完善赤泥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启动赤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从财政现有资金渠道、投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赤泥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