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未来全球制造业会出现怎样的局面?“美国制造”能否顺利回归?
美国总统奥巴马一直希望美国重夺制造业大国的标杆,但最新公布的美国制造业数据冷热不一,美国制造业能否延续增长态势?
奥巴马的尴尬
奥巴马日前在美国南部港口城市迈阿密发表演讲,鼓励私人企业与资本投资美国基建,为当地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并更广泛地使用“美国制造”。但在演讲期间,一阵风将奥巴马身后一辆起重机上的美国国旗吹掉,露出了某中国企业的商标。
尽管奥巴马遭遇了尴尬,但其在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方面却不遗余力。2009年至今,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税收优惠政策等多项措施来提振美国制造业。
在近年来,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能源价格走低、生产率提高以及海外生产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集结在一起让美国制造业看起来充满生机。与此同时,美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在客观上为美国制造业回流创造了条件。
一些企业也开始做好准备。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曾指出,“外包”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已基本过时。
据悉,通用电气准备将部分以往外包至中国以及墨西哥等地的工作岗位回迁到美国本土。
苹果公司也曾宣布在2013年投资1亿美元,把部分电脑生产线移回美国。
谷歌公司也打算将谷歌眼镜的组装过程放在硅谷,高调响应奥巴马提出的“美国制造”回归计划。
[page]
制造业数据令人困惑
然而,刚刚公布的美国制造业两大重要数据让投资者颇为不解。
市场机构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4.6,高于2月的54.3。Markit官方评论认为,美国制造业前景十分乐观,今年第一季度的PMI均值达到54.9,是近两年来的最佳季度表现。此外,制造业复苏将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月美国制造业新增员工数量约为15000人。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报告却显示,3月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3,低于2月的54.2。分行业来看,当月有包括电脑和电子产品等在内的14个行业实现扩张,而石油和煤炭产品、化学产品和机械设备3个行业出现萎缩。
不过,与欧洲相比,美国制造业的表现已算抢眼。市场机构Markit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月的47.9降至46.8,创下近3个月以来的新低。
当“美国制造”遇上“中国制造”
有分析人士预计,“美国制造”回归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目前只能说是处于初级阶段,现存的高端生产线能容纳的工作岗位数量非常有限,2015年之后,美国才可以看到再工业化产生的初步效应。波士顿咨询公司也认为,美国公司的回巢不能改变中国目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表示,到目前为止美国制造业结构性复兴的迹象寥寥无几,尚未有太多迹象表明,美国的能源成本优势已对大范围内制造业产出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溢出效应。
美国《侨报》发表社评文章称,封杀“中国制造”并非是拯救“美国制造”的良方,中美两国在制造业方面各具优势也各自面临困难,双方可以共同努力实现互补与双赢。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亟待重塑新的竞争优势,这包括技术的创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有分析人士表示,高科技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主力,“中国制造”应尽快转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结合,以迎接各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