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石油机械
挖掘机械
混凝土机械
凿岩机械
铲土运输机械
勘探仪器
测井仪器
钻采仪器
干燥设备
换热设备
反应设备
制冷设备
粉碎设备
泵设备
阀门
化学仪器
塑料设备
橡胶设备
分离设备
压力容器
输送设备
包装设备
锅炉及辅助设备
内燃机
汽轮机、燃气轮机
水轮机及辅机
非电力其他原动机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成形机床
金属其他非切削加工机床
机床附件及辅助装置
金属切割和焊接设备
物料搬运设备
轻小型起重设备及车辆举升机
起重机
工业搬运车辆
输送机械
给料、装卸机械
电梯、升降机械
仓储及其他物料搬运专用设备
泵及液体提升机
气体压缩机
阀门和旋塞
液压元件、系统及装置
气压元件、系统装置
真空应用设备
轴承及其零件
采矿专用设备
石油钻探、开采专用设备
建筑工程用机械
建筑材料及制品专用生产机械
玻璃、陶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
冶金专用设备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
橡胶加工专用设备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木材加工、处理机械
模具
硬质材料加工机床及其零件
非金属其他成型、加工机械
食品制造机械
乳品加工机械
酒及饮料加工机械
烟草、盐加工机械
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
饲料生产专用设备
食品、饮料、烟草专用生产设备零件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与仪器仪表装置
电工仪器仪表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
工业过程测量仪表
分析仪器及装置
试验机械及其他检测仪器
供应用仪表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
导航仪器及装置
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
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
教学专用仪器
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
纺织及其他专用测试仪器
钟表与计时仪器
光学仪器、零件及附件
发电机
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
电动机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
电力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
配电或电器控制设备
电力电子元器件
电线电缆
光纤、光缆
绝缘制品
内燃机电点火起动装置及其他电工器材
电池及其零件
铁路运输设备
铁道及电车道用机车、车辆及动车组
工矿有轨专用车辆
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及零件
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
汽车整车
汽车底盘
改装汽车
汽车车身、挂车
机动车零部件及配件
汽车修理
摩托车整车
通信传输设备
通信交换设备
通信终端设备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
雷达、无线电导航设备
广播电视设备
电子计算机及其部件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装置
计算机网络设备
电子器件
电子真空器件
半导体器件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磁条卡及芯片卡
电子元件
印制电路板
家用影视、音响设备
电视机
家用影视摄制、重放设备
家用音响设备
家用影视、音响设备用配件
其他电子设备及装置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金属制品
钢材及有色金属
水泥及外加剂
木材
砖瓦灰砂石
装饰材料
防水防腐材料
五金制品
焊接材料
石油及橡胶制品
油漆及化工材料
塑料制品
防火材料
保温材料
非金属管材管件
煤及辅料
铸铁管及管件
玛钢管及管件
卫生洁具、器材
煤热材料
消防器材
通风器材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重点企业
|
产品技术
|
招投标
|
政策法规
|
图书期刊
|
人物访谈
|
产经数据
|
专题专辑
研究报告
|
全球市场调查
|
企业标杆研究
|
行业数据
|
企业数据
|
产品产量数据
|
竞争情报监测
|
机电产品报价系统
企业版
评估版
软件版
机床
|
仪器仪表
|
基础件
|
工程
|
电工电气
|
汽车
|
内燃机
|
石化通用
|
农机
|
重矿
|
船舶
|
食包
|
航空
|
轨道交通
您现在的位置: >>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工业园区
>> 仪器仪表 >>正文
北部新区: 点燃质量强区引擎 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
发布时间:2012-09-21
来源:
重庆日报
【
大
中
小
】
【
大
中
小
】
【
大
中
小
】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勾画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蓝图。市政府继去年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构筑西部质量高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打造内陆技术标准高地的若干意见》后,今年4月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明确各区县政府要将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全面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管理质量,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质量强市,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上,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
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如果说重庆的版图像一只浴火的凤凰,那么北部新区就像烙印在凤凰胸口的蝴蝶,影响着重庆经济脉搏跳动的节奏。
北部新区被重庆市定位为宜居城市示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国务院明确提出将北部新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北部新区正以实施质量强区为引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助力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行业唯一
全市首个“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正式启动
日前,北部新区正式获批筹建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并隆重举行启动仪式。这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的仪器仪表产业唯一的一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也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个品牌创建示范区。
“这标志着我市仪器仪表产业向塑造国家级品牌迈进了一大步,是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认为。
如果说汽车产业是北部新区的龙头,那么仪器仪表产业就是北部新区经济增长新的抓手。作为全国三大仪器仪表生产基地之一,北部新区是重庆打造全国仪器仪表产业领导者的核心与关键。据了解,目前,北部新区已拥有四联集团、川仪等23家仪器仪表企业,2011年生产总值80亿元,并且品牌产品产值占整个行业总产值的62%。
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在重庆考察后,被北部新区仪器仪表产业链、产业生态环境所吸引。该公司重庆地区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经过考察发现,北部新区的仪器仪表产业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同时,这里还拥有创新能力强、检测水平高、人才资源多等优势,这也促成了该公司把JES全球工程服务中心建在北部新区。
北部新区管委会主任熊雪介绍说,打造“仪器仪表知名品牌示范区”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是吻合的。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重庆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此,北部新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品牌战略的实施。
此外,北部新区拥有西部最好的优惠政策。“普惠+特惠”的优惠政策,融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三峡库区优惠政策为一体,库区移民及鼓励就业政策以及工业园区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既可享受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务院给予两江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享受重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北部新区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北部新区是重庆市政策最优惠的区域。此外,北部新区还同时拥有国家级“重庆软件园”和“重庆生物产业基地”,企业可以享受到最充分的智力支撑和金融服务。
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北部新区,已形成了以长安福特一、二、三工厂和重汽依维柯红岩、力帆等5个整车厂为龙头,集聚了80余家配套工业企业的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海装风电为龙头的风电产业,以四联、耐德、中智联等为主的智能仪器仪表产业,以华邦、药友、海扶等为主的生物医药及器械产业,以格力电器、爱立信为主的电子制造产业以及以林同棪、中冶赛迪、APL为主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区内集聚了全市20%的高新技术企业、60%的软件企业,吸引了62家世界500强企业,占全市入驻世界500强企业的四分之一。
质量强区
点燃新型工业化加速“引擎”
在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启动仪式上,北部新区管委会对获得市长质量管理奖、名牌产品、标准创新贡献奖、产品标准奖等在质量和标准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予以400多万元的奖励,鼓励和扶持辖区企业重质量、抓标准、创品牌。
北部新区管委会领导介绍,北部新区成功创建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点燃了建设质量强区的引擎,必将加速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步伐。他说,北部新区坚持走“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低能耗”的“三高一低”发展道路,对提升全区仪器仪表行业品牌价值和效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示范区”,必将带动仪器仪表产业大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内多元产业平衡发展,有利于形成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对全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按照规划,经过两年的“示范区”建设,北部新区将构筑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由“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型,带动全区新型工业化迈入新的征程。
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宝昌介绍说,在全市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目标愿景实现的进程中,北部新区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正以质量强区作为引擎,深入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不断提升辖区企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围绕质量强区战略,北部新区将促进全区质量总体水平在西部达到一流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居全市领先,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居领先地位,基本建成质量安全、竞争力强的质量高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主体责任和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名牌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全面实施,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实现质量管理从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精益化科学管理转变。
深入推进市长质量管理奖,以开展“质量强区、质量兴企活动”为载体,把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与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战略紧密结合。目前,全区拥有市长质量管理奖获奖企业2家,重庆名牌产品6个,重庆知名产品5个;4家企业获得了4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7家企业获得了13项重庆市产品标准奖,25家企业主导参与了328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质量先行,标准支撑。北部新区以打造国家级工业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围绕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和金融、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建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标准体系。带动资源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全方位跟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实施现代产业技术标准引领工程,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标准化水平;大力实施现代服务标准拓展工程,推动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自主创新技术标准转化工程,大力推行企业联盟标准;实施城市品质技术标准提升工程,促进“宜居城市示范区”建设;实施技术标准助推工程,搭建技术标准服务开放平台。
站上云端
创造新城新区新未来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人民的抱负和追求。
“新”,是北部新区的名字。
“新”,是北部新区的基因。
“新”,更代表着北部新区的现在和未来。
北部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靠国际空港,南邻重庆中央商务区,西依嘉陵江,东接长江黄金水道,紧邻重庆保税港区,具有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优势,俗称“重庆副中心”。
随着重庆主城区重心北移,工业园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快速发展带来商机,汽车及摩托车、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承接国际资本和东部产业转移带来机遇,北部新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前沿,在承接东部一线城市产业转移中,城市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如今,北部新区已不仅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而是将成为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强大引擎、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的地区总部。
从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到一座新城的崛起,以开放的思维,按集约化的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布局新区产业,可以预见的是,北部新区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重庆开发开放进程。
北部新区这座产业、生态之城,必将以充满发展活力及无限创意的时代精神,向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新区迈进!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全球标准打造卓越产品
2001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共同出资,在巴蜀大地扬起长安福特汽车的第一锨土;2012年,长安福特汽车在杭州新工厂破土动工,足迹遍布全国。
10多年的发展,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跨地域和多品牌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型现代化汽车企业,其优异的产品品质和市场反响备受关注。
全球标准 打造质量领先企业
“长安福特坚信产品质量是品牌价值的基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企业福特汽车全球体系的一部分,长安福特严格推行全球福特生产体系。
这些体系包括全球统一的领先生产工艺,国际一流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现代化制造系统,整车耐久性试验能力实验室、开闭件关键寿命试验室等,以确保各项工艺和产品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关键。
据介绍,长安福特汽车一直以来坚持推进质量管理制度,推行全球质量改善流程,通过全球一致的质量保证体系、跨团队协作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量管理系统。同时,长安福特汽车提倡全员质量管理制度,把岗位变成每个人的“责任田”,通过制造工位自检、互检、专检,确保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缺陷产品。
通过有效的质量监控与管理,长安福特汽车的产品质量也获得了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肯定:福特新福克斯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颁发的2012年新车顾客满意度第一名。
严格管控 铸就产品卓越品质
今年2月,刚刚建成投产的重庆二工厂是长安福特在重庆投资的全球最先进、最高效、最具可持续性的整车工厂,集冲压、焊接、涂装及总装工艺于一身。
据悉,公司采用的数字化预装配流程,从初期设计阶段开始就对部件和装配的质量情况进行多次分析;从头到尾检验整个装配过程,形成最优化的装配流程,从投产到量产始终保持最高的产品质量水准。此外,为营造更加安静愉悦的驾乘环境,长安福特针对福特蒙迪欧-致胜的NVH静肃工程进行了32项改进,最终实现了首屈一指的静音水平。
为达到更高的品质标准,长安福特把对产品可靠性的考量纳入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以福特嘉年华为例,在上市前,174辆测试车覆盖24个省区、行程逾170万公里,涵盖各种极端路况和天气条件,以确保其与大型车媲美的耐久稳定性。
“在今后的发展中,长安福特汽车将以实际行动响应"质量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让长安福特汽车驶向高速发展的未来。”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成为企业的不竭动力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仪股份”)前身是四川仪表总厂,成立于1965年,荣获全国首批55家“质量标杆企业”称号、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2002年起连续10年获“重庆工业企业50强”等荣誉称号。
自主创新谋发展
20世纪90年代,川仪股份提出“靠自主创新求生存谋发展”,盯准国家组织实施仪器仪表“九五”重大攻关专项这一机遇,果断拿下45个项目中的9个,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新定位了研发的中心任务和新技术新产品发源地、孵化器的主要功能,建立了技术开发、工艺质量保证、技术管理支撑的“三个体系”和以技术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专家为主体的“三个层面”的科技人才队伍新格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3%-5%作为研发经费。
对创新和研发的重视,公司以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流量计、智能调节阀、智能执行器、科研分析仪为代表的一批新产品相继诞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
技术创新助壮大
企业发展壮大,在于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市场导向”方针,依托四联集团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级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遵循“川仪在用户身边,用户在川仪心中”的服务理念,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迅捷、周到的增值服务;坚持“控制技术领先,制造精益求精,管理高效创新,持续改进提升,追求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有效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进TS16949贯标工作等;恪守“产业报国、兼善社会”的理念,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参加援藏、抗震救灾等工作。
管理创新引腾飞
“据预测,在未来5年,国内仪器仪表市场需求年均增长率不会低于10%。”川仪股份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为达到更高的产品质量目标,公司提出包括产品返修率、质量损失率、合格率、顾客满意率等主要质量指标,均以世界级公司和产品为标杆,层层落实责任,实施质量奖惩制度,定期分析,严格执行监控与检查。
为提高管理质量水平,针对公司产品多品种、小批量、高技术的特点,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融入了TS16949标准核心内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各项活动中,注重过程方法,严格实施过程管控。
如今,川仪股份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制造企业,连续12年在国内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业企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质量与创新成就领跑世界
“不开刀,不流血,从体外对体内做手术,实现无创治疗,海扶人将这一世界医疗界的梦想变为了现实。”在超声无创治疗技术及设备研制领域,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扶公司”)成为了世界的“领跑者”。
立足自主创新 实现技术革命
1988年,海扶的奠基者王智彪和同伴们开始了超声生物学效应研究和超声无创治疗技术开发。11年,数万次试验,“海扶超声聚焦刀”获准正式临床应用,海扶公司也由此诞生。
2001年—2004年,历时3年半,海扶公司开发研制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在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完成了30例单纯HIFU治疗的临床试验,为治疗肝癌、肾癌等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精确、无创的治疗方法。
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因此购买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也成为完全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出口西方发达国家的首创。此后,海扶公司的系列化超声治疗设备得到了欧盟CE认证,成为中国大型医疗器械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张通行证。目前,海扶品牌的系列化超声无创治疗设备已先后出口到英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夯实质量基础 助推卓越发展
“全球在超声无创治疗领域所做的工作,加起来还没有中国海扶做得多。”前任国际超声治疗学会主席盖特哈尔曾说。
海扶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持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以此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海扶公司创造性地建立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建超声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3月,海扶公司又参与建立了全球首家子宫肌瘤专病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扶医院。
2011年,公司荣获该年度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如今,海扶公司正致力于成为以超声无创医疗服务为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跨国医疗产业集团。
抢占标准先机 打造质量品牌
“标准是企业乃至区域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海扶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通过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和行业发展,并以此抢占国内外市场先机。
我国是全世界最早制定和实施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指南的国家,海扶公司一直代表中国参与了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其核心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无创治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在HIFU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标准赢得行业尊重和话语权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仪表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3月,是集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系统集成、仪表制造、行业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40多年来,仪表研究所累计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70余项,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00余项,为机械、环保、石油、化工、钢铁、建材、食品等众多行业领域提供了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服务。
在标准化领域的研究和贡献,让仪表研究所不仅自身迅速发展,更为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
标准化让企业抢占发展新机
“标准化是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和科学管理的客观准则,是企业提高质量的宏观依据。”仪表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他们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大力加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贯彻执行,强化标准化制度的审查和监督,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并且充分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企业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当前,国内外企业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特别是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投入人力、物力争取承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任务,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加紧标准化研究的紧迫性,也看到了积极承担和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据悉,仪表研究所作为国家仪表行业技术的归口研究所,从建所初期就配备了专业的标准化人员。40多年以来,在一大批技术研发成果及产品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同时,该所也十分重视技术标准研发及推广工作,负责了上百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成就了大批受行业信任和尊重的专家,成为本行业内影响较大的专业研究所。
发挥标准优势,助推产业发展
据了解,重庆是全国三大重点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之一,重庆北部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仪器仪表产业是主导产业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作为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单位之一,仪表研究所不仅主动开展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而且积极联系北部新区及外地主要仪器仪表企业共同参与《智能仪表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第1部分:通用导则》等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大大促进和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仪表产品可靠性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受表彰企业名单
一、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取得突出成绩单位:
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突出成绩单位
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海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北部
新区
点燃
责任编辑:yuezy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1MXTD型液压驱动扳手DJP02型驱动液压扳手
燃气蒸汽锅炉
HD-DM22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HD-DM23配电器、隔离配电器、配电隔离器
2500吨 环坯锻造液压机,济南泉跃数控机械有限公司18854178854
D53KS-2500mm全自动辗环机18854178854
蒸汽锅炉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相关信息
2015年 北部新区汽车产业跨入2000亿
北部新区将筹建 全国仪器仪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新疆福海汉能光伏项目将并网发电
泰国紧固件行业市场概况分析
泰国北部汽车市场萎缩35%
两江新区首个世界500强投产 要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宝鸡高新区:七大产业集群竞相崛起
宝鸡高新区:七大产业集群竞相崛起
铁岭高新区全力打造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湖北宜昌高新区构建沿江“万亿经济走廊”
吉利杭州湾新区打造高端零部件产业园
兰州或建第5个国家级新区 西部开发添动力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中机院视窗
热点排行
解读人工智能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
成都高新区签约11个新经济项目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造纸工业:抓机遇迎挑战 促进产业
车市:2014年迎来开门红 新能源车
光伏产业:2014年发电总规模新增40%
汽车市场:多重因素致出口遇冷 自
风电行业:2013年发展整体向好 建
煤层气:2014年产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汽车市场:2014年需求强劲 困扰颇多
河北冀州经济开发区
天津宝坻绿色能源催生生态工业
中国南方最大农机产业园开工
三一重工年产3000台建筑起重机项目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京延庆经济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际工程机械中心落户邢台羊范工业
重庆九龙工业园区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更多>>
热门报告排行榜>>
2013年度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前景调查
2012-2016年中国公共卫生检测仪产业市
2012-2015 年中国高速动车组刹车片市
2018年中国收银机行业市场调查及舆情
2018-2023年中国笔记本(NB)电脑行业深
2013年中国船舶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
2018年中国发卡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支票打印机行业市场调查研
中国2013-2018年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展
更多>>
推荐报告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
100045
Email:
cmci2008@163.com
权威数据来源
知名业内专家
360度调研
权威数据
精准分析
专业定制
企业版
评估板
软件版
人才招聘
猎头服务
企业评测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