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嘉县举办了中国(永嘉)泵阀产业高端发展研讨会,这场研讨会正值永嘉泵阀行业面临迫切转型的时期。温州阀门:前无“金矿”,后有国际泵阀高端产品,路在何方?企业家们都在如何转型所苦恼,他们更希望一场头脑风暴能给他们提供清晰的行业前景图,让这些企业在目前国内外经济不行、出口增速缓慢、如何从代加工走向有高附加价值产品的一系列困局中快速走出来。
近十年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不少企业面临没有订单的局面
永嘉的泵阀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成为永嘉县第一大支柱产业,永嘉是目前全国最大、最集中的泵阀产品生产基地。2012年,泵阀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自营出口额2.79亿美元,同比增长27.93%,成为温州地区出口增速最快的产业。
但辉煌属于过去。今年,永嘉阀门企业经历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一年,1至6月份,永嘉泵阀出口11011万美元,同比增长-22.05%。另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永嘉·中国泵阀综合价格指数收于1005.00个点,相比上个月上升了0.45个点,相比去年年末上升了7.33个点。7月份,纳入泵阀价格监测的泵阀产品总成交10907.56万元,环比减少1256.53万元。7月份企业价格指数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有所上升,二是劳动力比较紧张,人工成本上升。
“阀门内销这块今年直线下降,主要是由于阀门行业产业过剩,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出口情况相对来说要乐观些。”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会长黄胜丰表示。今年15%的中小型阀门企业订单减少,工人不需要加班,很多工人开始返乡,仅规模以上的企业还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永嘉106家泵阀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销售额42.04亿元,同比增长1.59%。
“今年开春以来泵阀企业普遍反应较冷淡,除超达、伯特利、方正等部分龙头企业由于去年留下来的订单生产较忙外,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订单量明显减少,甚至没有订单。”永嘉县泵阀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文荣表示。目前整个行业所处的状况,除了国内外经济因素影响外,温州阀门行业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短缺。“温州阀门行业规模比较小、散,跟国内其他三个生产基地相比,仅存的优势就是产业链比较完整、供货快。”黄胜丰说。
在黄胜丰看来,在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和物流等生产成本逐年攀升的环境下,温州传统的阀门行业面临市场饱和、低价竞争和薄利润率等压力,原有的竞争优势在减弱,缺乏真正的品牌龙头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龙头企业搞科研转向高端产品
中小型企业兼并重组实现共赢
在面临困境和急需转型的情况下,不少永嘉阀门企业开始探寻转型之路,部分龙头企业带头搞科研,开发高附加价值的高端产品。8月18日,宣达集团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启动暨研发大楼奠基,宣达集团启动的AP系列MS26设备是国家核电重大专项科研外协项目之一,这也是永嘉阀门企业向高端设备制造业转型创新迈出的一个新起点。“总投资约4.7亿元,预计建成后新增产值7亿元以上,这一新项目促进了工业企业向高端设备制造业发展。”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该设备是AP系列压水堆核电厂启动过程中使用的,功能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排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空气,为系统的运行创造条件。此次,宣达集团还成立了研发大楼,这也是为企业在转型之路上的拓展,着力研发搞科技产品,同时解决实验产地不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阀门企业的转型不再停留在代加工的路子上,更多的企业加大科技研发与品牌营销上的投入力度。如超达、南方、方正等阀门龙头企业,纷纷凭借各自的技术优势进入核电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高新科技领域。伯特利阀门集团也调整产品结构,逐步退出了冶金等产业,转向石油管线、化工领域的高端产品,重点开发中石油LNG超低温阀门、大口径平板闸阀等新产品。
同时,多家企业开始由最初的贴牌加工,逐步转变为技术创新与自有品牌建设的“双轮驱动”。如南方阀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超临界阀门成为我省唯一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火电重大项目的企业;永一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以生产安全阀而闻名,该公司目前已取得欧盟市场准入证,若今年申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认证顺利的话,将成为国内首家取得该认证的企业,品牌知晓度可进一步提升。
作为壳牌公司国内三大供应商之一,浙江超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州表示,去年公司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有4个,全年获得授权专利21项,目前拥有专利项目达56个。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86亿元,其中出口1633万美元,同比增长205%。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永嘉泵阀全行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5%;荣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家;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0家。拥有自主生产和销售泵阀及相关企业总数1963家,个体企业1435家,集团41家。
而对于永嘉阀门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的转型之路显得要更加困难。没有创新的产品、研发的团队,依靠代加工生存的小微企业在接下来的日子将会走得更加艰辛。
不过,在最严峻的时期,很多中小型企业开始寻找新的路子——兼并重组。“这也许是小微企业在目前转型中比较好的路子,目前也有不少龙头企业寻找和自身产品有差异化的小微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实现共赢。”黄胜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