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制造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电子制造中心。然而,在新形势下,制造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体运营成本的压力,以及生产厂商对设备高效性和灵活性的需求,使得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在整个电子制造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事实上,在“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一场电子制造自动化浪潮正在悄然来临。中联重科开始采购焊接机器人以替代价格不菲的焊接工人;华西能源新建的生产线将大量采用工业自动化设备;国内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富士康更是雄心勃勃的提出“未来3年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力”。
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应对“用工荒”
从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South China2012)上得知,面对日益严峻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买家对工业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情有独钟,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雷柏科技自动化部门经理黄水灵表示:“键鼠市场激烈的竞争中,雷柏能获取很好收益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制造成本,为此,我们将自动化生产技术引入了键盘的生产中。参观本届展会,我们看到了很多业内技术先进、处于领先地位的展商及最新的产品和设备,我们主要关注了机器人及零部件、自动化包装技术等领域”;“我主要想看看这里的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前来参观的张先生表示。和张先生想法类似的买家很多,他们都看重自动化设备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用工荒”频频出现,劳工工资不断上涨,再加上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加强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小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已经成为制造业的普遍共识。
“一台电子制造自动化生产机器,能代替20多名工人。通过两年多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改造,我们的员工人数从2009年末的1280人,下降到现在的420人,年产能相较改造前提升了20%。”电子制造自动化改造让劳动密集型企业真真切切尝到了甜头。
自动化部署推动产业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指出,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不断变革,既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给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深刻影响。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内在动力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工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十二五”规划中,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重点,提高自动化制造水平则是实现途径,未来5年,自动化将迎来大发展。专家指出,随着工业自动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将拥有更加充足的动力和更加多元的选择,从而加速实现由主要依靠规模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