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石油机械
挖掘机械
混凝土机械
凿岩机械
铲土运输机械
勘探仪器
测井仪器
钻采仪器
干燥设备
换热设备
反应设备
制冷设备
粉碎设备
泵设备
阀门
化学仪器
塑料设备
橡胶设备
分离设备
压力容器
输送设备
包装设备
锅炉及辅助设备
内燃机
汽轮机、燃气轮机
水轮机及辅机
非电力其他原动机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成形机床
金属其他非切削加工机床
机床附件及辅助装置
金属切割和焊接设备
物料搬运设备
轻小型起重设备及车辆举升机
起重机
工业搬运车辆
输送机械
给料、装卸机械
电梯、升降机械
仓储及其他物料搬运专用设备
泵及液体提升机
气体压缩机
阀门和旋塞
液压元件、系统及装置
气压元件、系统装置
真空应用设备
轴承及其零件
采矿专用设备
石油钻探、开采专用设备
建筑工程用机械
建筑材料及制品专用生产机械
玻璃、陶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
冶金专用设备
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
橡胶加工专用设备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木材加工、处理机械
模具
硬质材料加工机床及其零件
非金属其他成型、加工机械
食品制造机械
乳品加工机械
酒及饮料加工机械
烟草、盐加工机械
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
饲料生产专用设备
食品、饮料、烟草专用生产设备零件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与仪器仪表装置
电工仪器仪表
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
工业过程测量仪表
分析仪器及装置
试验机械及其他检测仪器
供应用仪表
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汽车及其他用计数仪表
导航仪器及装置
农林牧渔专用仪器仪表
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
教学专用仪器
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
纺织及其他专用测试仪器
钟表与计时仪器
光学仪器、零件及附件
发电机
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
电动机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
电力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
配电或电器控制设备
电力电子元器件
电线电缆
光纤、光缆
绝缘制品
内燃机电点火起动装置及其他电工器材
电池及其零件
铁路运输设备
铁道及电车道用机车、车辆及动车组
工矿有轨专用车辆
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及零件
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
汽车整车
汽车底盘
改装汽车
汽车车身、挂车
机动车零部件及配件
汽车修理
摩托车整车
通信传输设备
通信交换设备
通信终端设备
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
雷达、无线电导航设备
广播电视设备
电子计算机及其部件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及装置
计算机网络设备
电子器件
电子真空器件
半导体器件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
磁条卡及芯片卡
电子元件
印制电路板
家用影视、音响设备
电视机
家用影视摄制、重放设备
家用音响设备
家用影视、音响设备用配件
其他电子设备及装置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金属制品
钢材及有色金属
水泥及外加剂
木材
砖瓦灰砂石
装饰材料
防水防腐材料
五金制品
焊接材料
石油及橡胶制品
油漆及化工材料
塑料制品
防火材料
保温材料
非金属管材管件
煤及辅料
铸铁管及管件
玛钢管及管件
卫生洁具、器材
煤热材料
消防器材
通风器材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
供求信息
|
展会信息
|
重点企业
|
产品技术
|
招投标
|
政策法规
|
图书期刊
|
人物访谈
|
产经数据
|
专题专辑
研究报告
|
全球市场调查
|
企业标杆研究
|
行业数据
|
企业数据
|
产品产量数据
|
竞争情报监测
|
机电产品报价系统
企业版
评估版
软件版
机床
|
仪器仪表
|
基础件
|
工程
|
电工电气
|
汽车
|
内燃机
|
石化通用
|
农机
|
重矿
|
船舶
|
食包
|
航空
|
轨道交通
您现在的位置: >>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分析
>>
市场分析
>> 机床工具 >>正文
高端机床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利器”
发布时间:2012-11-12
来源:
《瞭望》
【
大
中
小
】
【
大
中
小
】
【
大
中
小
】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高端机床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利器”,没有高端机床就难有高端装备制造业。
中国正处在工业转型的历史关口,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前方面临着多重挑战,机床尤其是高端机床的技术突破就是一个必须越过的门槛。
作为装备制造业的“装备”,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一直被业内视为制造业的工作母机,而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更是衡量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组织制定的《“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提出,经过十年时间的努力,数控技术和装置要普遍推广应用并实现产业化,装备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践中,国内机床产业的领军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在高端机床研制中已走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一步,该集团自主研发的飞阳数控系统安装在广东、辽宁企业的400多台高、中档数控机床上,自2011年运行以来性能稳定可靠,解决了外国“大脑”指挥中国数控机床的“体、脑”分离的弊端,使核心部件不再依赖国外厂商的控制和垄断,而且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业内专家分析,目前,从总体上看,国产机床技术瓶颈尚待突破,中高端市场份额占有不足、整体品牌形象还有待提升,国内机床企业应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大而不强向既大又强的方向转变。
机床产业快速发展高端仍有短板
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将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列为16项重点振兴领域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拉动下,特别是汽车工业快速扩张,机床产品市场兴旺。
自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8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国产机床所占比重逐年提升。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00多亿元,同比增长32.5%。
国内机床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整机依赖进口、关键功能件和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尤其是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产业化进程缓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工信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左世全如此判断国内高端机床的现状。
由于高端机床研制能力落后,部分重点行业所需机床仍为西方控制,譬如在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船用柴油机和核电机组制造等核心制造领域,依然以进口为主。
左世全表示,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而高端机床则可以称为工作母机中的“战斗机”,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利器”,它担负着为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其他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高科技生产设备的重任。“我国高端机床大规模依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业也就受制于人,要发展高精尖的装备制造业,必须首先发展更加高精尖的机床制造业。”他说。
左世全进一步分析,高端机床持续依赖国外的隐患有二:一是,欧美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会更严格地限制高端精密机床核心技术向中国输出,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很大瓶颈;二是,欧美国家重视对可能用于军工生产的高端机床的出口限制,有可能延缓我国军工产品升级换代步伐,从而可能影响我国国防安全。
业内专家分析,沈阳机床集团高端机床方面的突破,使我国拥有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机床“大脑”,对推进产业化意义重大。不过,总体上而言,高端机床领域,国外企业仍占据优势。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进口金属加工机床金额达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40.6%。这些进口机床都是高端机床,主要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业。
专家指出,国产高端机床性能落后,主要是由于核心技术、先进材料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为缩小中国高端机床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左世全认为要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程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受限于项目资金,研究持续性不好。而国外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研究方向和持续的目标,产学研用配合较好,产业化全方位优势能得到体现。下一步要在提高研究持续性上有所作为。
二是提高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意识与动力。我国大多数机床企业对主机生产更加重视,投资者也大多扎堆整机生产,配件产品生产不受重视。将来一定要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取得突破。
三是培育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大社会资本投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扩大产业化规模。
四是进一步完善政策,鼓励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高端机床引领技术突破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国内机床产业必须加快创新步伐,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战略转型。
左世全表示,当前,由于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在快速上涨,既有的人口红利、低成本竞争优势将逐渐失去,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双重挤压”,有陷于“三明治陷阱”的风险:
一是欧美国家正积极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实质是抢占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正从技术及贸易方面对我国进行限制,这对我国制造业走向高端形成压制。
2011年6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实施《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将中国排除在44个可享受贸易便利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随着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均提高了对中国企业的防范意识,加大对先进技术和设备出口到中国的管控力度,而且,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成本急剧上升。
二是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正逐渐获得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阵地”。
具体到机床产业,以中低端机床市场为主的中国机床制造业已经开始面临危机,来自中国机床网的数据表明,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高档数控产品和专机需求仍然比较旺盛,而普通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下降。这种变化造成行业内不少企业订单下降,库存和制成品增加,企业回款困难,资金周转趋紧。在制造能力上,表现为高档产品和专机有缺口,普通产品过剩。
与此同时,外资机床品牌则进一步加快在中国的布局步伐,德国埃马克计划今年在中国市场保持20%以上的增长,日本森精机今年也在天津注册成立了森精机(天津)机床有限公司,预计一期年产量1200台机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表示,面对新的挑战,中国机床行业的攻坚对象是中高档数控机床市场,提高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今后重中之重的任务。
他说,近年来,行业企业涌现出一大批中高档数控机床创新成果,但一些产品在产业化技术和深层次技术上还有差距,市场竞争力不足。因此,企业应主动迅速调整战略,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市场化和产业化技术难题,促进创新成果应用,以大力提高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
左世全认为,在此形势下,高端机床的突破和发展具有两大意义:一是将推动汽车引擎、飞机发动机涡轮盘、飞机机身、核电站构件、高速列车头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彻底自主化,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受制于人的态势;二是宏观上利于装备制造业强国建设,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创新跨越发展瓶颈
受访专家建议,当前应加快原始创新,掌握高端机床研制能力,保障产业安全。
首先是转变模式,大大加强原始创新力度。专家认为,我国应尽快地摆脱静态追随的自主创新模式,在重视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原始创新。专家表示,真正赶上和超过西方,摆脱“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需进口”的局面,必须以掌握原理和实现突破性创新为目标进行原始创新。
其次是提倡协同创新。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研发体系,提高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沈阳机床集团就打破现有体制,建立了行业唯一一所建在企业的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的牵头组织下成立了“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博士后企业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整合技术资源,实现多学科交叉技术的联合攻关。
其三是引进和培养强有力的人才技术团队,与国内外高校合作,以先进技术推进生产,以生产实践巩固学术理论,以学术理论促进技术创新。
其四是适度调整当前的进口免税政策,在已经成熟的高端机床及关键部件,对国产首台套产品提供购买补贴和保费补贴,并适度提高进口关税,给我国高端机床企业更大的国内市场空间。
关键词:
高端
机床
发展
责任编辑:yuezy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1MXTD型液压驱动扳手DJP02型驱动液压扳手
燃气蒸汽锅炉
HD-DM22温度变送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HD-DM23配电器、隔离配电器、配电隔离器
2500吨 环坯锻造液压机,济南泉跃数控机械有限公司18854178854
D53KS-2500mm全自动辗环机18854178854
蒸汽锅炉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闸阀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相关信息
博电新力推出高端智能继电保护测试仪
张相木:发展高端装备产业 加快装备工业转型升级
我国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需减少依赖进口
高端装备制造:目标锁定五领域 欲冲6万亿
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国打出的一张王牌
沈阳机床:高端数控机床 潜力巨大
王金富: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升国家战略
浅析我国高端机床技术研发面临极大挑战
轴研科技高端轴承国产化的希望
中国高端机床技术研发面临极大挑战
高端液压件成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阵痛”
我国工程机械高端配件有望国产化探讨分析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中机院视窗
热点排行
解读人工智能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
成都高新区签约11个新经济项目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造纸工业:抓机遇迎挑战 促进产业
车市:2014年迎来开门红 新能源车
光伏产业:2014年发电总规模新增40%
汽车市场:多重因素致出口遇冷 自
风电行业:2013年发展整体向好 建
煤层气:2014年产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汽车市场:2014年需求强劲 困扰颇多
中国船舶产业创新将带来丰厚利益
江苏造船业顺应市场 转型升级已成
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较
2013年我国挖掘机市场发展将更加迅速
回顾2012全球航运市场与2013年展望
业界普遍看好2013年轮胎市场
总理关注家庭农场 农机行业未来发
机器人会造成人类大规模失业吗
2013年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呈
2013上半年中国航运业难见起色
更多>>
热门报告排行榜>>
2013年度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前景调查
2012-2016年中国公共卫生检测仪产业市
2012-2015 年中国高速动车组刹车片市
2018年中国收银机行业市场调查及舆情
2018-2023年中国笔记本(NB)电脑行业深
2013年中国船舶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
2018年中国发卡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支票打印机行业市场调查研
中国2013-2018年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展
更多>>
推荐报告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
100045
Email:
cmci2008@163.com
权威数据来源
知名业内专家
360度调研
权威数据
精准分析
专业定制
企业版
评估板
软件版
人才招聘
猎头服务
企业评测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