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东协会(China Shipowners’ Association,CAS)对于蜂拥逢低造船的船公司表示坚决反对,称低价造船将拉长运力过剩局面延续时间,国资银行不应对此类造船给予慷慨贷款。
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守国在一份公开信中指出:“即使未来几年不再出现新的造船订单,市场运力过剩阴影仍将挥之不去。如果投资者试图抄底,大举造船,这无疑是无视市场现有状况的投机行为,它一方面会恶化航运市场走势,另一方面,还将导致船公司更大规模亏损。”
尽管协会多次呼吁船东订造新船“悠着点”,但上述这番措辞此时公开似乎与相关数据格格不入。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the National Shipbuilding Industry,CANSI)发布的最新数据,受散货船尤其是海岬型船造船需求复苏支撑船厂订单量激增的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船厂新增订单量达到960万载重吨,同比大增71.1%。
中国两大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为在主流船厂计划订造新船的船东和船厂之间进行的交易提供无限量船舶融资所需贷款。随着中资银行逐渐放开对在中国船厂新造运力的船东打开融资阀门,并承诺对订造环保型船和海工船的出口型交易商提供更给力的信贷支持,未来新船订单量将持续攀升。
然而,部分航运业官员警告说,尽管银行放松钱袋子对于面临日渐萎缩的订单量且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船厂来说是难得的利好消息,但银行太过慷慨的放贷态度可能让市场运力过剩程度加剧,由此导致航运业低迷期延长。
张守国表示:“国家援助应着眼于提升航运业长期发展能力,而不应理解为鼓励低价造船和投机造船,更不应选择性的挑选个别市场参与者进行重点扶持。目前,中国船厂产能过剩相当严重,因此政策设计应服务于增强企业竞争力,而非简单推升船厂订单量。”
5月7日,中海集运宣布,已于5月6日与韩国现代重工正式签订5艘1.8万TEU型集装箱船舶建造合同,合同总价约42.5亿元人民币。公司表示,此番订购船价较低,是抄底好时机,新型超大集装箱船具有低单箱成本、低油耗等优势。
张守国就此强调说:“大型国企为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正不断研究超大型集装箱船,他们订造巨型运力的行为,我并不认为是‘抄底’。” 但他前述评论是否含沙射影指责中海集运等大型国有航企的“抄底”行为还有待市场人士细细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