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为电力行业和通信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被誉为城市“神经”和“血管”,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是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百度文库的201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名单上,位列前两位的是中国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背后的老板都是温州商人。大连温州商会会长、中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芳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型电站、西电东送、电网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使得电线电缆行业也随之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温州人获益匪浅。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电缆企业达上百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在这一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组并购扩张式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线缆生产基地之一,中超电缆、远东电缆、浦东电缆、江南电缆、宝胜电缆……从江苏到上海,得益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里造就了大批国内顶尖的电线电缆企业。
说起这一区域的电缆产业,温商张胜飞是一个绕不开的人。1997年,张胜飞和朋友携带着在东北经销电器积攒的1200万元来到上海,收购了当时已经停业、面临倒闭的南汇新场镇的一家集体企业——上海海新电缆厂。1998年春节过后,上海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张胜飞当年便收回了收购成本。
此后,张胜飞带领下的胜华电缆不断攻城拔寨,掀起了一股电缆行业的重组并购潮。1998年,为扩大产能,张胜飞收购了周边的上海丝织三厂和上海苏菲亚鞋业有限公司,将纺织、制鞋工人变成了电缆工人,随后又收购上海浦江电缆厂;2002年,上海胜华电缆集团组建成立。
组建胜华电缆集团后,张胜飞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又先后在国内陆续收购多家企业,分别成立上海胜华船舰电缆公司和核级设备公司、铝芯电缆有限公司;控股收购上海锦升电缆有限公司;2009年重组成都三电电缆厂,在都江堰建基地。
目前,占地600亩的胜华哈尔滨电缆园区已安装设备并投产运行,占地900亩的合肥产业园已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在全国形成6大生产园区,在上海建立6大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电缆行业领袖企业和十强产销企业。
“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兼并收购的阻力不仅减少,收购成本也可以降低。”张胜飞告诉记者,接下来胜华的重点工作仍是兼并收购。
在张胜飞看来,收购国有企业有几大比较优势,除了有现成的设备,人才储备优势相当明显。“我们了解这个行业,收购一个企业后,只要派四五个人过去,就可以让企业启动。”张胜飞说。
除了张胜飞,许多扩张较快的在外温州籍电缆企业,均采用重组并购的方式,来获得发展空间,如由温商倪建生创办的上海索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重组并购加投资的方式,已经在安徽淮北以及内蒙古包头建立了生产基地。而由大连温州商会会长郑永芳重组的大连国有电缆企业,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
快速发展源于技术创新
在进军电缆行业10年后,去年,郑永芳的中缆集团有限公司又做了一个向上跨越的大动作:投资8亿元做超高压电缆。郑永芳说,在原先的高中低压电缆的“红海市场”向超高压电缆的“蓝海市场”延伸,是他和企业面对发展主动的求变之举,在全国遍地的中低压电气企业里“杀出”一个东北市场。
在2002年,郑永芳和另外两位温商一起,注资2000万收购了停产9年的国企大连电缆厂,让大连电缆厂注册的“白云山”商标起死回生,当年就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2008年,郑永芳以白云山为母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中缆集团,集团以电线电缆产业为核心,同时涉足高低压配电设备、房地产、投资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随后,他几乎每年都做着扩张和更新生产线的变革。到2011年,“中缆”已经在“东北电缆行业老大”的高位上稳坐泰山。
为了谋求更大突破,他开始涉猎少人问津的超高压电缆。郑永芳说:“要想进军超高压电缆,掌握技术是第一关键的,包括研发、技术工人在内的研发团队,也是核心的竞争力。”他加大研发的投入,使团队扩大到1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84人。
同时,他又再次对电缆生产进行全面技术更新,重新购置了各种电缆制造和检测设备、仪器70余台,其中包括两条进口500千伏及以下交联电缆生产线、四条110千伏及以下交联电缆生产线等,主要配套设备均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内制造,以及配套设备300余台。
按照郑永芳的发展战略,2012年起,超高压的生产基地陆续搬进了普湾新区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的集团总部。而后,一座高达120米的高压塔楼在基地迅速崛起,能够生产出东北地区唯一220kV高压电缆。
“企业的快速发展源于技术创新”,对于电线电缆企业未来的发展,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董事长陈余义和郑永芳有着相同的看法。在陈余义的规划中,电线电缆企业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如高压电缆附件、高压电缆生产设备、高压用电缆料等。陈余义表示,在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转型的今天,如何把握未来的机会十分重要。传统企业在生活不断精细化、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中,要有危机意识,要多看、多听、多动,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
“危”与“机”并存的2013年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来说是一个坎,由于GDP增速减慢、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国内缆企普遍开工率不足和产能过剩,甚至一度引发行业忧虑的倒闭潮。
“随着2013年的到来,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将迎来新的商机和市场。特别是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带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对于未来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郑永芳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该行业仍然是一个朝阳行业,“这个行业是经济的神经和血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而且是可持续的,全国产能达到9000亿元,年增长速度仍在10%以上。”
“我们的柒安电缆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在重庆还有五六家温州人创办的电线电缆企业,得益于这几年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未来这一势头还将保持下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重庆柒安电线电缆集团董事长朱进表示,这两年,不断有国际电线电缆巨头进入国内市场,对于本土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威胁,因为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电线电缆行业来说,我国还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并且与国外知名电线电缆品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介绍,目前全国年销售额达到亿元规模的电缆约30家,占整个行业市场份额仅15%,大部分电缆企业均为中小规模。
在朱进看来,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除几家大型企业之外,普遍低、小、散,目标似乎仅仅是为了短视的挣钱。也正因为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大多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造成今天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于电线电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若缆企难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符合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势必将遭到淘汰。
“由此可见,科技和技术创新是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朱进认为,2013年,对于电线电缆企业来讲是“危”与“机”并存的一年,温商的电线电缆企业必须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