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行业现有国际技术与市场垄断格局的影响,发展至今衍生出的产业问题越来越突出,产能严重过剩与欧美市场的关门给我们光伏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但国家从能源战略、自主创新的角度考虑,将长期支持和发展光伏产业,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科技部、能源局、国家电网、国家开发银行等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产业方略为当前正处在凄风苦雨的光伏企业提振了信心,为中国光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与应用环境。销之际,国家相关部门鼓励国内光伏市场快速发展,显然有对冲光伏行业风险之意,有望为频临绝境的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一道曙光。
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250亿千瓦时。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000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000万千瓦,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100万千瓦。
据了解,目前光伏电站建设成本约为每千瓦1万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每千瓦约为1.5万元。依此计算,要完成2015年目标,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如果按照此前坊间盛传的4000万千瓦的目标计算,其总投资将达到5000亿元。
“虽然比坊间的预期低,但2500亿元的总投资也足以启动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
基于此,国家能源局出台《规划》,有望扭转上述不利局面,也有望为频临绝境的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一道曙光。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表示:“在美欧对华"双反"的不利外部环境下,政策出台可以引导企业加快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外市场风险。”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吴钟湖也表示,受美欧“双反”的影响,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外来压力,但这也给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在当前的产业形势下,我国光伏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英利总裁办副主任梁田认为,《规划》出台是一个好的信号,说明国家没有看衰而是力挺光伏产业,也给光伏投资者发出了未来产能数量和布局的信号。但同时梁田也表示,虽然《规划》长期利好光伏产业,然而从规划到项目落地实施需要一个周期,因此短期内提振力量恐有限,有点“远水难解近渴”,光伏企业更重要的是迈过眼前这个坎。
作为中国新兴战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交叉点,光伏产业已经被国家纳入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相搏弈的筹码,近期各部委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将为失望于欧美“关门”的中国光伏企业开启更为光明的另一扇大门,中国光伏应用环节的繁荣将进入超高速发展的10年。
政府为何大力扶持光伏产业
核电装机有望达到7500万千瓦。继续在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方面加以利用。大力推进清洁煤燃烧技术,包括煤炭气化发电、循环流化床等技术,降低对大气的排放。而就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形式来看,目前风电持续低靡,而随着日本核泄露的影响,我国政府对于核电的审批也更加谨慎。要达到所承诺的目标,需要调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而中国作为全球最的光伏生产基地,在应用环节挖掘空间优越于任何发达国家。光伏发电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选择。
二、抢占新能源产业优势
新能源行业是未来大国战略竞争的核心舞台之一。作为潜在的科技革命重点领域,新能源行业与制造业、传统能源产业及诸多其他产业密切相关,毋庸讳言,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对美国经济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如果美国想继续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在这个战略制高点的竞争上独占鳌头。而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在连任后的第二天,就向中国发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信号,首当其冲的就是“新能源”领域。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救助光伏产业势在必得。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相关部门发布了密集的“救市”政策。意在帮助光伏产业渡过难关,而旨在新能源格局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竞争态势。
三、全球新能源竞赛准备“上位”
世界正在进入低碳为主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为应对高碳能源为主的高碳结构和低碳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并正在形成以风能、太阳能以及先进核能等绿色能源、替代能源的支柱产业。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中,新能源产业渐成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正大踏步前进,谋求新能源产业世界制高点。而这其中光伏将成为中国祭出的一把利器。中国是全球最大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中国拥有最为广大的应用空间。在应用成本与市场上,中国未来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欧洲:全球新能源市场和技术的中心
欧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中地,也是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以风电产业为例,2009年,根据欧洲风能协会(EWEA)统计,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比2008年373MW增长54%,欧洲海上风力产业营业额约为15亿欧元,预计2010年欧洲将再建成10个海上风电场,增加1000MW,将比2009年增长75%。海上风电的广泛应用是基于欧洲成熟的海上风电技术。德国、丹麦、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是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市场。
德国
新能源和环保技术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产业。截至2007年9月,德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风能和生物柴油市场。分析预测,到2020年,德国将在新能源领域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一。
在光伏领域,德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德国制定的完善的产业支持政策,其中以最主要是《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德国议会在2008年6月份再次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修正法案”,于2009年生效(2009年EEG修正法案)。该修正法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补贴力度等进行了更改: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到2020年的目标比重由20%修改为30%以上;
对各种类型的可再生发电的补贴电价进行修改,如较大程度的提高了风电的补贴力度;降低了太阳能发电补贴力度。
德国政府鼓励使用生物柴油。对生物柴油的生产企业全额免除税收,使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在2003年颁布法规,准许自2004年起,无需标明即可在石化柴油中最多加入5%的生物柴油。2004年德国已有1800个加油站供应生物柴油,并已颁布了德同行业标准(EDIN5l606)。20世纪90代初德国就开始生物柴油研究,而且发展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人们预测,1998年德国的生物柴油产能才只有5万吨,至2008年则激增至280多万,增长近60倍。目前德国有23家企业生产生物柴油,占整个欧盟15国总生产能力一半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国。
丹麦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利用价格低廉的煤炭、天然气替代石油。到2005年,丹麦的石油消费减少了近1000万吨,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不到42%,相对应的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则从不到1%,分别上升到22.76%、19.53%和15.35%。目前,丹麦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应用,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
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世界累计安装的风电机组中,60%以上产自丹麦,占世界风机贸易近70%。丹麦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2005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达到30%,提前5年完成欧盟提出的2010年达到29%的目标。
英国
2009年,英国政府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通过政策手段刺激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2009年7月15日,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发布《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国家战略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英国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分别减少34%和80%,其实现途径是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捉和储存等清洁能源技术。从2009~202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300亿英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取暖。为此,英国政府将调整《可再生能源义务法》,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修改或者取代《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法》,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比例;出台一个新的可再生能源取暖激励机制和上网电价。为了保证这些政策的实施,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部署办公室。《可再生能源义务法》于2002年4月生效,它要求所有电力供应商所提供的电力必须有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亚洲:刺激政策力度加大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
日本
从能源政策的发展来看,自石油危机以来,日本能源政策的指导思想已经从单一的能源安全转向了“3E”(能源安全、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日本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使用新能源的国家。在太阳能利用领域,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发电的专利主要都由日本厂家掌握。到2005年底,日本累计安装使用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42万千瓦,占世界市场的44%。
推动日本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引导和扶持,二是电力公司有效的电价政策和上网收购制度,三是日本国民的积极参与。日本是最早制定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国家。1990年,日本修改电力公司法的相关技术规范与要求,积极支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在政策上,日本实行的是用户补贴政策,即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但这种补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调整的。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时进行工程补贴,这一补贴逐年递减,从最初补贴50%,分10年逐年递减,到第十年补贴减到零。2005年以后,日本的光伏屋顶发电系统的补贴已经没有。除了光伏系统的安装补贴外,还允许光伏发电系统向电网馈电,意味着电办公司以同等电价购买光伏系统的发电量。
日本在2009年4月初表示,将在2020年左右将太阳能发电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20倍,达到世界第一。要在今后3~5年的时间里,将太阳能发电设备价格降到目前价格的一半;要在公立中小学里集中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要加速建造节能型建筑,争取到2019年有50%的房屋达到节能要求。
日本还正式出台了新产业创造战略,把燃料电池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能源厅的数字表明,2004年日本燃料电池能相当于1万千瓦,而到2010年将剧增到220万千瓦。由于日本新能源呈现倍增趋势,日本政府提出,到2030年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将由现在的50%降到40%,而新能源比重将不断上升。总体来看,日本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做了较为完整的规划,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韩国
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发展新能源,1987年韩国国会就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法》,接着韩国政府又根据该法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基本纲要》,提出了未来10年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近年来,韩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强。继2008年投资1.26万亿韩元(13.7亿美元)在新能源领域之后,2009年,韩国政府宣布,未来5年,韩国政府计划投资107万亿韩元(合计845.3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效率改进及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相当于韩国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该计划将为韩国创造180万个就业机会。
韩国同时重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发。在韩国,氢燃料电池车的生产研发以现代汽车公司为中心,韩国国内共有120多家企业联合参与,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到2030年,该新型动力汽车的生产量将达到100万辆,雇用人数将达到8.8万人,创造产值将超过16.8万亿韩元。
国内多个光伏政策启动
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规划《分布式电站通知》双双给力
面对光伏业的“凄风苦雨”,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使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太阳能资源和未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地区,以增加当地电力供应为目的,建成并网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经济性与光伏发电基本相当为前提,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按这个规划,未来国内的市场需求将比预期高出一倍。
2012年12月3日,在第四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十二五’光伏发电的装机目标还将有所调整。”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已经做出了四次调整。先后从最早时候的5GW一路上调至10GW和1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