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分析 >> 市场分析 >> 重型矿山 >>正文
冶金矿山机械设备行业寻找发展商机
发布时间:2013-05-02  来源:中国振动机械网 

  太原重工、二重重装等多家重型机械上市企业2012年业绩预报均显示企业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从几家企业的产品结构来看,冶金设备行业连续两年需求量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而矿山机械行业也开始由高速增长期转变为中速增长期,承接去年下滑压力,今年形势依然较偏紧。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冶金矿山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4593.9亿元,同比增长13.38%,增速有所回落。

  一直处于买方市场的冶金设备行业今年该如何克服下滑局面?矿山机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从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可以发掘到新的发展路径。

  节能成为大市场

  五年内的节能目标,完成起来并不轻松,而这将推动节能产业更快速的发展。

  《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重点淘汰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

  在煤炭方面,《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同时,这也意味着矿山冶金机械未来所要发展的目标将锁定在节能产品与技术方面。

  冶金设备力推余热余压发电

  具体哪些产品与技术将受到政策的支持与鼓励,《规划》中给予了明确的提示。

  其一,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降低铁钢比。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推动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并大力支持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其二,在有色金属方面将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等先进节能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氧气底吹熔炼技术、闪速技术等广泛应用。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冶金技术、连续铸轧短流程有色金属深加工工艺、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与装备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并加强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成套与脱硫设备有潜力

  此外,在煤炭设备方面,《规划》提出推广年产400万吨选煤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以上,鼓励高硫、高灰动力煤入洗,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就近销售。要积极发展动力配煤,合理选择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的矿区、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发展煤炭地下气化、脱硫、水煤浆、型煤等洁净煤技术;实施煤矿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

  在燃烧煤机方面,规划鼓励发展到2015年完成5056万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设施配套建设,对已安装脱硫设施但不能稳定达标的4267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完成4亿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对7000万千瓦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到2015年燃煤机组脱硫效率达到95%,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钢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窑、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硫脱硝设施,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建设柴油车脱硝尿素加注站。“十二五”时期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能力277万吨、358万吨。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总体上来看,“十一五”末我国已建设脱硫装置的烧结机占烧结机总量的比例尚不足15%。由此可见,钢铁行业的脱硫装备和技术,未来的市场极其广阔,为冶金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商机。

  各项政策多管齐下

  事实上,从去年起就有多家企业开始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2013年,中国在节能服务领域的政策支撑将逐渐向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转变,节能服务从产业到市场将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整个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财政部和发改委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资金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安排专项资金20多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

  二、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到目前为止,有关部委联合财政部分四批公布了2330多家通过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从业人员达到近40万人,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持续增长。

  三、产业外部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从不被大家所重视,不被社会认同和接受,到现在社会对其认识不断加深,对节能服务公司认同度大辐提升,这促使合同能源管理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产业。很多节能服务公司踊跃申报国家的备案,越来越多用能企业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

  四、服务模式创新,实现突破。许多节能服务公司在引进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在节能效益分享性模式基础上,形成了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超市运营等新兴模式,服务范围扩大,能力进一步提升。部分金融和担保机构,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设计了新兴金融产品。

  基于节能服务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也将从中受益。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