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风暴后遗症:
全球经济二次探底
2008年金融风暴,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一连串不利因素脱颖而出,8月份爆发至12月份大宗商品出现最低点仅4个月的时间。随着各国的注资和四万亿的强心针,股市期货迅速走出一波大牛市。这一切未免来得太快了,之后的经济表明这一切并不稳固。随着2011年下半年希腊债务问题的爆发,经济再次进入低迷期。
但这一切跟2008年的状况又有天壤之别,至少美国的经济没有大问题。经济在二次调整充分后才能再次启动,危中有机,所以现在的大宗商品更多的是机遇,特别是原油、金属类的资源性商品。
美国大选推原油下跌
近期美国原油储备大幅增加。截至6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286万桶,至3.873亿桶;汽油库存增加94.3万桶,至2.0274亿桶。并且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大幅增加原油产量,促使供应快速增加。国际原油以美元标价,美元指数大幅飙升,以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本身就以美国马首是瞻。
这其中不排除有大量的政治因素,其中4年一次的美国大选即将来临。原油价格可谓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低油价成为笼络人心拉动选票的必要工具。2008年大选,随着金融风暴的爆发,美原油指数大跌68%,而整个22种经济敏感商品价格指数(CRB)指数下跌58%,作为最紧迫的资源类商品反而超跌。而今年CRB指数二季度的跌幅只不过18%,其中不排除有政治因素。从选举经验看,目前的原油调整是短暂性的,一旦大选完成必然迎来新一轮的涨幅。
逼近生产成本 下跌空间有限
随着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原油的开采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虽然中东国家把持着资源性优势,低成本开采石油,但考虑到资源的逐步减少,加之高额的运输费用,国际市场的成本油价也大幅上升,资源性问题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大问题。一旦油价下跌,包括中国在内的资源匮乏国家都在进行原油的储备,成为油价的支撑力量。以各地开采成本平均40美元/桶计算,加上各国的资源税收和垄断行业的利润,80美元/桶的价格已十分低廉。2005年突破50美元以后的平均价格已达到90美元附近,从商品价值投资的观点出发,现在已经具有投资价值。
原油价格长期呈现上涨势态
从原油长期的势态来看,除去2008年超跌后的小三角,上涨格局保持完整,每一次大幅调整的低点都不断提高。2001年的18美元、2003年的25美元,2007年的52美元,2010年的70美元,2011年的76美元,逐步形成油价的一条支撑线。如今79美元正好处于支撑线附近。统计往年季节性特点,调整的低点通常出现在年底年初或者半年阶段。现在正处于二季度末期,三季度的走势在季节性的影响下必然有所改善。
通胀仍是商品价格上涨主因
近期来自美国最多的影响商品价格因素必然是有关量化宽松政策(QE3)的推出。通胀无时无处不在,经济一出现问题,各国及时发行债务,降低利息,这一系列政策必然导致通胀的加速,直接影响到贵金属以及资源类商品,特别以软黄金著称的原油。2012年6月8日的降息是中国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降息。
只要不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油价的下跌必然是短暂的、有限的。加之季度的转换,国际国内的政策正在调整,欧元区毕竟是局域问题,预期大宗商品的格局将在7、8月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