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人物访谈 >> 行业专家 >> 内燃机 >>正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发布时间:2012-07-31  来源:内燃机工业协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
 

  最近,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33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对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论述精辟,对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历史使命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发展长期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目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着力推进制度环境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增强消费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制度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最根本的是要在制度环境建设上下功夫。
 

  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是当前促进工业发展新的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部署,积极推动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框架设计,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大部门制改革,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等问题研究,把握规律,拓展思路,及时研究解决事关工业发展全局的有关重大问题。


  大力营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土地、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改善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工业经济。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改善工业产品消费环境,加快产品和产业升级,重点推动利用技术改造优化投资结构,切实发挥工业产品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致富的思想,努力营造各方面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本质要求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要根据工业转型升级总体要求,围绕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快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当前我国工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水平较低,必须加快推动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建立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要立足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打通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改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环境。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全面落实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大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不断增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进一步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示范与推广应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努力实现工业绿色发展。
 

  四、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创新能力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要求。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开发平台、行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在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核心是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完善落实财税、金融政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要围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竞争优势,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五、着力推进融合发展,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鲜明特征,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探索,扎实推进。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生产装备和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推进三网融合,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协调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切实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稳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国民经济的强大牵引力。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若干意见,推动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加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六、着力推进协调发展,促进区产力布局优化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稳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推动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严格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引导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防止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指导,编制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健全工业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搭建区域性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产业援助。
 

  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共建,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力大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使示范基地加快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力量,为工业布局优化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大动力。我国工业发展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以极大的勇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营造有利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健全工业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推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创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良性互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在全球范围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持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努力提高工业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实施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百项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以及改进机关作风年活动等“6+1”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生产要素保障、国内外市场拓展,突出抓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质量品牌建设,突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突出抓好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突出抓好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努力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