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炼油化工装置中,80%以上为机械密封,70%的安全事故由密封件泄漏引发。1983年,赵林源被抽到密封班,成为机械密封钳工。随着厂里引进了许多进口装置和设备,进口设备与国产装置不配套,密封件频繁损坏、更换,部分进口密封部件设计不合理,造成机泵事故率高、成本增大,成为影响生产的新问题。他感到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使这些洋设备为我所用。赵林源说:“在我们设备维修当中经常出现故障的,我们的工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中一身汗一身泥的,有时候一反工干了好几回。我就想把这些工人在繁重的劳动当中解脱出来。这个出发点使我走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路子。”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赵林源一头钻进了书堆,从理论到实践,对机械密封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深入地研习机械零件设计、安装,机械密封原理、设计及实用技术、金属材料学、工艺加工学等大、中专课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91年,赵林源自己动手加工密封件,解决了一台进口冷冻机的密封泄漏问题,成为了抚顺石化企业第一位摆平了洋设备的密封工人。此后,厂里机泵密封几次出问题,都把赵林源请去,次次手到“病”除。一次次成功,鼓舞着赵林源。接下来几年中,赵林源班先后对全厂75套进口和国产设备密封进行了改造,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配件,十年为企业节约1500多万元。
学无止境,完善自我。对于密封技术,赵林源已是全国同行业首屈一指的佼佼者。但他认为,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应用。近年来,赵林源通过自学掌握的电脑知识,又完成了密封维修数字化管理、三维立体密封件装配等先进实用的密封管理工作。同时,还带领以他名字命名的赵林源密封工作室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赵林源表示:“企业的生产、设备的正常维护靠你的技术来支撑,没有好的技术就不能使设备稳定的生产。你有技术有能力了,才能对设备进行技术攻关。所以在技术这方面我就多下了些功夫,把新的技术应用到企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