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有工程机械专业的著名高等院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一直以工程起重机的设计理论著称,尤其是以擅长工程起重机的钢结构计算为鲜明特色。而这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的奠基人顾迪民教授打下的深刻烙印。
创办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一波三折
1952年的秋天,对于顾迪民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秋天。由于国家准备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于是把全部53年毕业生都提前到52年毕业。作为上海同济大学土木系桥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1952年顾迪民以优秀的成绩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读研究生,专业方向由本科的桥梁专业转向施工机械化专业。
地处北国江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在建国之初,是教育部重点建设和培育的学校,以苏联模式办学,本科实行五年学制外加一年俄文。大批苏联专家被派至哈工大,由他们亲自培养研究生,其中很大部分是名校送来学习的师资研究生(那时研究生只允许清华大学和哈工大培养)。当时新中国一切欣欣向荣,全社会都充满着青春活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之得天独厚的校园环境,使顾迪民毫无顾虑的投入到了对新专业的学习和探索之中。三年的时光,对于追逐学术研究的学子来说,恍如刹那。1955年毕业后,顾迪民留在了哈工大土木系任教。
2012年顾迪民的学生在上海为其庆祝80寿辰
然而,顺利的开端却蕴含着跌宕的情节。1956年,教育部要求一些学校办新专业,顾迪民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开始筹建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现在的工程机械专业)。当时,这个专业全国只有四个学校筹办,即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和哈工大。“作为‘开创者’,我们还得到了当时教育部部长的亲自接见与鼓励”,顾迪民回忆道。揣着一颗边走边学,积极办专业的赤诚之心,顾迪民在哈工大机械系建立了建筑与筑路机械教研室,继而创办了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而时任教研室主任的他年仅26岁。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于1957年开始招收学生,连续招生两年。1959年全国进行教育改革,实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哈工大将土木系分离出去成立独立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建工)。虽然顾迪民是在机械系创办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但在编制上,顾迪民仍然属于土木系。因此,在哈工大将土木系分离至哈建工的时候,土木系要求将顾迪民一并转回至哈建工。
随着顾迪民的离开,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不得不停办,连续两届招收的学生,也只得全部分配至其他的机械制造专业继续学习。谈到他未能在哈工大把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办下去,把这两届学生顺利的培养至毕业,顾迪民眼中露出阵阵的忧伤,“我们那时这个专业没有毕业生。”即便是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作为一名热爱学生与讲台的老师,顾迪民仍然怀有愧疚。
顾迪民,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9月从上海同济大学桥梁专业毕业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读研究生,攻读施工机械化专业,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1985年被评为教授。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建筑与筑路机械教研室主任,哈尔滨建工学院(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从工大分出,成立独立的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已并回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建筑机械教研室主任,机电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是哈建工工程机械学科带头人,是我国高等院校建筑机械专业(后改为工程机械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高等院校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机械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起重机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料搬运学会金属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机械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黄金学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劳动保护学会副理事长。
顾迪民主持完成了《重型机械金属结构C A D的研究》等14个科研项目,部、省级鉴定11项,其余皆直接被生产单位采用,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空白。1979年获黑龙江省科技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标准总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停办之后,顾迪民随土木系一起来到了哈建工。哈建工是建工部直属院校,在建工部的批准之下,顾迪民继续成立相关的教研室——建筑机械教研室,创办新的专业,但是要求培养目标为机械维修。“我不同意办建筑机械维修专业”,顾迪民表示,“在我国,工程起重机被定位为‘特种设备’,也是一个新兴行业。我认为,要发展这个行业必须有一批掌握专业设计理论的人材,这也正是大学办专业的目的。而机械维修则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技术,属于大专的培养范畴。”在这场办学理念的拉锯战之中,顾迪民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部领导与学院领导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接受了他的看法,同意创办以设计理论为教学内容的专业,并置定了加强力学和结构课程的教学计划。但是,此时,中华大地上却面临着一场长达十年的“文化浩劫”,创办专业的计划不得不在这一片红色的浪潮中束之高阁。
顺境与逆境:坚信知识是永远被需要的
文革,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黑暗,癫狂的岁月中承载着无助的呐喊。在这一段非常与正常并存的时期,顾迪民在农村劳动之余,仍然坚持着对学术的专研。顾迪民对记者说道,“那是一段非常空白与单一的日子,我们除了参加‘革命’、劳动,就只有看书,看书是我精神的支柱,因为我至始至终都相信知识是永远都会被需要的。”
就如顾迪民所言,知识是永远都会被需要的。1972年,教育部规定大学实行招收“工农兵学员”制度,在下放劳动的知青中,通过推荐,一批优秀的青年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此时,顾迪民也回到了久违的校园,熟悉的讲台。
一回到学校,顾迪民就接到任务,继续筹办建筑机械专业。非常特殊,十年之后再次招收学生的建筑机械专业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是工农兵学员。“第一批73级学生有33名,迪民回忆道。这样,一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建筑机械专业才迎来文革后的第一批正规大学生。此时建筑机械专业属于机电工程系。也正是如此,为顾迪民又创造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为工作需要,我基本上算是学习了三个专业,本科土木系的桥梁专业、研究生的机械系机制专业,负责机电工程系后,还要学点电气方面的知识。”顾迪民笑道。对于知识与书本的热爱源自良好的家庭熏陶,顾迪民与老伴谢老师都出身书香门第,他们的父母都是终身从事高等教育的学者。教育世家的环境给予两位老师最大的影响就是要求自己一辈子都要追求、探索,从而养成了爱看书与好学习的习惯。因而,即便已经成为教师的顾迪民,仍然穿梭在不同的教室听讲不同的课程。“50年代在机械系办建筑与筑路机械专业的时候,虽然是教研室主任,但我仍然以学生的身份去听课,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我都听。而在负责机电系后,要办工业自动化专业,我也抓住机会去听电气专业的相关课程”。广博的知识面与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得顾迪民身兼数职,在重新开办建筑机械专业伊始,抽调教师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顾迪民不仅是教研室主任,也是数门专业课的任课教师,甚至连数学等基础课程,他都能顶上去。
随着教育制度逐步正常,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也步入正轨。1978年第一次评职称,顾迪民被评为副教授,这也是‘文革’后中国第一批副教授。当时,颁发证书的是黑龙江革命委员会。“我运气好啊,赶上了新中国无数的第一批,第一批大学生、第一批研究生,第一批副教授,而且是革命委员会颁发的第一批副教授。”顾迪民幽默的说道。
编写教材和制定《规范》,确定专业发展方向。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建筑机械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统编专业教材的匮乏。于是在教育部建筑机械专业委员会的部署下,首批建筑机械专业开办者汇聚一堂,商讨如何编写本专业的专业教材。“这是一次编写教材的分工协作会议,各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每个院校分编一至二本教材,”顾迪民说,“我们分到了编写工程起重机教材的任务”。但是在“此会议”结束之后,顾迪民发现我们国家从来就没有工程起重机的专业教材,编写这类教材在国内找不到范本可以参照。但是,凭着一股对学术专研的精神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顾迪民带着他的团队“硬着头皮”往前走。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从欧美引进了带伸缩臂的流动式工程起重机,虽然没有该类工程起重机设计的相关资料,也没有自主设计过工程起重机,但是我们拥有很多家起重机生产厂家。”顾迪民说道。于是,顾迪民与他的团队在工作与学习之余,基本上把所有的假期与空闲时间都“泡”在了生产工程起重机的工厂里,在现场观摩、搜集第一手资料。不仅如此,顾迪民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获取该类起重机相关知识的途径。由部属研究所,高等院校,北京起重机厂等组织成立的工程起重机研究会(现为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工程起重机分会)是这一行业的权威学术组织,每年的年会是顾迪民必定的行程之一。“起重机研究会的年会是非常具有活力的,这一行业的专家、教授、工程师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有关起重机的最新技术,交流研究心得,”顾迪民在谈到工程起重机研究会的年会时,眼中透出阵阵光芒,“通过年会,汇集了行业大家的智慧,对我们编写教材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高等学校统编教材《工程起重机》第一版于1981年问世,系统提出了伸缩臂流动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此书的出版在工程起重机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直到现在,这本书仍然是工程起重机行业一本经典参考书,专业课程的指定教材之一。顾迪民的学生杨东,利勃海尔南兴有限公司总经理,说道,“顾老师的这本教材对我的帮助非常重大,其中的很多原理,对我现在的工作仍具有指导意义。”
在编写《工程起重机》统编教材的同时,顾迪民接受了另一项重要的国家科研任务,即参与制定我国第一部《起重机设计规范》,这同样是一项从无到有的工作。1978年,应行业需要,机械部与建设部共同决定,联合制定一本有关起重机设计的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规范》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总则部分、结构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这四个部分分成四个编写组,由不同的高校与研究所负责。“总则部分由大连理工大学负责,而我作为建设部直属院校哈建工建筑机械专业的带头人,负责结构部分。”顾迪民说,“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分别由上海交大的教授和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负责。”建筑机械专业成立后,随着高质量专业教材的相继出版,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而此时,学科带头人需要考虑的重点,则是如何使专业的学科建设进入正常的轨道。《规范》的编写为哈工大建筑机械专业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契机。“我在同济大学上本科时学的是桥梁专业,结构强度是我的专长,正好在编写《规范》的结构部分充分发挥。当然我们还要针对起重机钢结构的设计理论做一些专门的课题研究,因此,我1978年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都从事起重机结构方面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成功地运用于《规范》之中,同时也确定了我的学术研究方向——起重机金属结构。”在学科建设方面顾迪民这样说道。
“不管是在任何领域做研究,只要你深入进去,就肯定会取得成功,”顾迪民笑道。《起重机设计规范》第一版于1983年问世,并于1987年7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顾迪民及其带领的团队对于起重机结构的深入研究,使得结构部分的很多规定都接近国际水平,先进性突出。例如,引入了结构构件用二阶理论的稳定验算公式;板和圆壳的稳定验算公式,并在计算中首次采用三维相关公式;同时改国内无限寿命的疲劳验算为有限寿命的疲劳验算,大大节省了钢材;并使起重机的计算载荷、载荷组合、计算方法、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等形成一整套符合起重机特点的、完整的计算体系;此外,对高强度材料、低温材料、高强螺栓等在起重机结构中的应用作了既符合国情又考虑发展的规定等等。因而,国家给与这部《规范》科研项目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奖励,作为结构组组长的顾迪民是该奖项的主要获奖者之一真乃实至名归。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对于潜心起重机结构研究的顾迪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规范》出版之后,在中国起重机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宣传和贯彻《规范》中的标准与内容,我和上海交大负责编写机械部分的胡宗武教授经常去有关单位讲课,答疑。”顾迪民告诉记者,“但是由于《规范》之中只具体计算公式,而不解释其中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决定合著一本书,即《起重机设计计算》。”此书详细讲解了《规范》的背景材料、理论依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规范》辅助教材。因此,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起重机械设计者的欢迎。而此书也于1989年获得北方省市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起重机设计计算》的出版,不仅对我国起重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结构计算成为哈工大工程机械专业的闪亮“名片”。
传经授业,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于热爱学生与讲台的教师而言,尽管会因为退休而离开熟悉的校园,但是却不会停止对知识的追求和传播。顾迪民于1998年退休,从哈尔滨回到老家上海。退休后,顾迪民教授虽然不再以老师的身份在校园讲课,但是仍然活跃在行业中。回到上海之后,顾迪民经常与上海交大的同行一起为行业解惑答疑。
2008年《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版问世,起重机标准委员会以《规范》编写组的名义编写了一本《<起重机设计规范>释义与应用》。顾迪民作为结构组的组长,再一次奔波于行业之内,为企业宣讲和解释新的起重机设计与计算标准。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2012年的四年时间内,顾迪民总共为行业讲课达到30余场次。而每一次为行业讲课的内容都是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我所讲的东西,大部分是由起重机设计与生产单位自己提出来的,他们通过E-mail与我联系,询问我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够在邮件中解释清楚,那么我就直接邮件回复了”,他表示。但是久而久之,很多企业单位觉得,仅仅通过邮件的回复远远不如直接邀请顾迪民来实地讲课来得生动与形象,于是,一次次的讲课邀约接连而至。每一次讲课之后,顾迪民都会把讲课的内容归纳、总结,以文章的形式保存起来,这些文章汇总也将于今年10月份在物流工程学会金属结构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上出版。“这本小册子有可能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本出版的书籍”,顾迪民笑道。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回忆自己46年的教学生涯与15年的退休生活,顾迪民表示,“我的一生没有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没有超群的成就,我始终在教学,对我的学生和对整个行业,我是无憾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专业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人工作、活跃在在本行业的研究所、设计院及知名的大公司,任教于大专院校,在发展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中正起着骨干作用,得到了行业同行的认可,说明在我校对开办专业的理念争论中,我对国家是负责任的,对行业是做了一点贡献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欣慰莫过于此。”1952年顾迪民作为哈工大的研究生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从当教师起直至退休,他坚持每年都为本科生授课,从未间断。
由于哈尔滨建筑大学隶属于建设部,其重点专业是与建筑直接相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水与排水、建筑设计、暖通与空调等,尽管工程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十分紧缺,但在招生的近三十年里,每年所分配给的招生班数均为一个班。因此与许多高校的工程机械专业相比,在全国的毕业生数量显得十分稀少,但这些毕业生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出较为突出的成绩。尤其是顾迪民教授始终坚持给每届学生都上课,因此,顾教授虽称不上弟子三千,仍可谓贤人七十。其中活跃在工程机械及相关领域的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朝旭、哈工大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陆念力、格鲁夫公司中国负责人丁杰、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设计公司S OM中国代表赵延彤、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院长李守林、党委书记田广范、副院长刘子金、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副总经理刘波、中联重科董事刘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鹏华、广州市政总公司总经理张广春、利勃海尔南兴公司中国负责人杨东、北京住总集团市政公司董事长蔡永立等。
后记:再浓厚的笔墨也无法浓缩一位为了中国工程机械教育事业而奋斗的老教授、老学者的一生。时光荏苒,如今耄耋之年的顾迪民,满头银发,但是却思维敏捷。采访中,他不止一次的跟记者提到他的家庭。在他整个生涯中,上一辈老人给了极大的支持,“我成家后,我和老伴从未管过家务,一切家务,全由老人管理。我一直在说,假如认为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从家庭的角度看,那一大半功劳要归双方的老人,因为我们无拖累,无后顾之忧。”
而谈到老伴谢老师,顾迪民说,“她不仅是我相遇六十年的人生伴侣,也是学术上的知音”。谢老师在哈工大土木系毕业,后从事计算机及结构计算研究,与顾迪民教授的专业方向相互交叉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教育与学术的执着是相同的。一起携手站在熟悉的讲台上,一起相伴走过岁月的历程,有过风雨、有过彩虹,到如今却是奢华落尽的相知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