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航运业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大萧条,中国航运业连续两年罕见地出现全行业严重亏损,航运业面临着行业性‘破产’的可能。”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董事局主席高彦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加快航运业振兴,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
航运业持续低迷,航运企业经营“惨淡声一片”,尤以干散货航运市场为甚。在2008年航运业最“风光”之时,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曾一度达到11793点;而去年BDI平均值为920点,比2011年平均值1549点下跌40.6%;与此同时,燃油及相关成本又居高不下。航运业亏损仍在加剧。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A股13家航运板块上市公司发布的2012年业绩预报显示,其中5家上市公司面临亏损,长航凤凰、宁波海运、中海海盛等3家公司预亏13.9亿元。中国远洋也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继2011年巨亏104亿元之后,2012年仍将出现较大亏损,并发布退市风险警示。
运力过剩是航运低迷的根本原因。高彦明表示,由于前几年航运市场的“泡沫繁荣”带来了“天量”的新造船,而大量的老龄船又没有及时退出市场,使得全球运力激增,超出正常需求30%左右,造成运力“灾难性过剩”。
而航运业又关联着造船业,船厂接单量极度萎缩,一些船厂甚至面临无船可造、企业破产的严峻局面。航运业和造船业都是我国经济和国防重要的支柱产业,估计两个行业有近两万亿资产,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受连带影响的还有中国船舶设备制造业和钢铁工业。如果航运市场持续恶化,必将对航运业、造船业和相关产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些行业都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最终还会影响到金融系统。
航运业的出路还是解决运力过剩的问题,否则有可能发生航运业行业性“破产”的可能。高彦明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禁止20岁以上(含20岁)的外籍老龄船进入中国港口;尽快降低我国沿海运输船舶的强制报废年龄,把沿海运输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杂货船的报废年龄统一降至27岁,客轮、油轮和化工品船的报废年龄降至25岁。
高彦明称,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得以实施,国家不需要有任何的财政支出,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运力“灾难性过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