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供电设备的自动化检测,这是四川成都电业局检修试验工区试验化验二班班长刘翔宇和工友们一直以来的愿望。
“把这个小家伙往变压器上一挂,它就能自动完成检测并计算出参数。”5月20日,我们走进成都电业局试验化验二班,刘翔宇得意地展示着他们班里的“宝贝”。
这个“主变油温及绕组温控仪智能检定装置”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小机器人”。眼前的这个一点儿都不起眼的“小机器人”代替了过去的人工检测,将工作效率较以往人工操作整整提高了54倍。
班组员工正在检查“小机器人”性能。
试验化验二班承担着成都电业局所辖200余座变电站微机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维护、检修等工作。“每个人平均每天要跑四五个变电站,每月校验100多支温控仪表。”刘翔宇对“小机器人”诞生之前的工作状况记忆犹新,“我们跑完变电站现场又要赶回实验室校表,检定一台温控仪需要两三个人不间断工作8个小时,得把油温从零摄氏度升到120摄氏度,又降回零摄氏度,时间跨度长,精度要求高,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计算和记录数值,费时又劳神。更重要的是,介质油在高温时会挥发出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致癌气体,这个最恼火。”班员李彦也告诉笔者,“每天高负荷的检定都快把我们变成机器人了,几乎不眠不休地围着变电站和实验室连轴转。”
主变油温及绕组温控仪智能检定装置。
“不增加人员又要想办法减负,就得从改进设备上下功夫!”刘翔宇暗暗下定决心,要拿出个硬招儿出来,解决这个难题。
2012年3月,心中萌生这一想法的刘翔宇说干就干,没有繁复的仪式,他只是在班前会上详细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思路,受到大伙儿的一致肯定,全班成员开始了“小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出图纸、计算、做仿真……全体成员白天马不停蹄地跑变电站,晚上和周末就加班加点地搞研发。
科研之路上注定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刚开始研发“小机器人”的那段时间,极度疲惫的身心、尚未摸到门路的迷茫和久攻不下的“要塞”,让整个团队的热情降到了冰点。
大伙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刘翔宇是看在眼里、“倔”在心里。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群情奋起,有的依旧是那个时常通宵达旦翻阅资料的身影,依旧是那双在大家快“熬不住”的时候就会变出几杯咖啡的粗糙大手,依旧是那张永远充满希望和坚毅的娃娃脸。
“说实话,我退缩过好几次。我在学校编程序都是单纯用软件实现,现在这个机器人需要软、硬件结合。以前都是自己小打小闹,现在要整这么大动静,说实话心里真没底。不过,要是一帆风顺的话也就不是搞科研了,只要大家齐心干,那就一条道走下去。”班组员工刘彦琴回忆说。
刘翔宇的“静得下心”和“沉得住气”极大地鼓舞了班组员工,整个研发团队在他的带动下士气日益高涨。
“我们实验室的灯名正言顺地成了长明灯,后来连几个门卫师傅都常在我们背后说这几个娃儿不要命得很,晚上都不睡觉。”刘彦琴笑着说。
“为了加快研发进度,我们找了多个厂家进行外围零部件加工,成品零件生产出来后,全部运到实验室由我们自行组装。但就在"小机器人"的硬件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时,刘彦琴所负责的软件开发却出现了问题。原来,她虽然几种编程语言都能使用,但却不能融合使用。”
“那就现学。”刘彦琴说,“编程语言在原理上都是相通的,只是运用起来的规则不同。”于是,她把所有工余时间都投入到编程语言的学习之中,用最快的速度研发出能满足硬件需求的智能控制、计算和数据管理系统。历经数月努力,这台众望所归的“小机器人”的第一个雏形终于新鲜出炉。
就在“小机器人”的调试阶段,美国一家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在成都的代理及工程师来此推销产品温控仪半自动检定系统。见老外上门来推销,刘翔宇也很直接地问对方:“你们的设备能不能完全自动完成检测,并计算出所需参数?”
“目前这台还不行。”对方如实回答。
听对方这么一说,刘翔宇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那请你们看看我们的"中国制造"!”
这位工程师一脸疑惑地随小刘走进实验室,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折服了:只见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摄像头正灵敏地在导轨上扫描滑动,准确定格在一只温控仪表前读数,而计算结果也自动记录在册。
“真是太了不起了!”外国工程师得知这套设备完全是由班组员工研发出来的时候,更是震惊。
几天后,这家美国公司专门派几名专家来到实验室,希望了解“小机器人”的更多细节,却被刘翔宇婉言谢绝了:“很抱歉,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在没有申请专利保护之前,不能对外公开。”
这段小插曲也成了刘翔宇团队里每个人最骄傲的回忆。
历经八个月的艰苦努力,“小机器人”呱呱坠地。“我们的"小机器人"已拿到两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准备在全省电力系统推广使用,梦想成真,你看我们是不是最幸福的!”刘翔宇和他的14名班组成员均是“80后”,这个年轻的团队用青春的激情和踏实无畏的作风诠释了新一代电网人的“中国梦,劳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