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环保指标或者国家有关部门环保技术当中,新能源车应该居于一种核心的地位,目前由于普及率太低,所以我们看不到它的规模效应,但相信通过努力,全社会最终会带来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未来5-10年新能源车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特斯拉领跑新能源汽车,这个现象引发持续热议。汽车产业稳定增长的背后,是对能源需求的加剧扩张。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更有力地彰显自身优势?中国汽车企业最该做什么?新能源汽车在超细分市场里面所占有的后发优势。特斯拉恰恰给中国自主品牌以及中国车企在发展新能源路径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那就是应用成熟的技术,这对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好,对于我们的车企也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这是特斯拉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3日发布今年1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以215.64万辆,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6%,创历史单月销量新纪录。产量方面,1月生产205万辆,环比下降4%。在所销售的215万6000多辆汽车中,前十名汽车生产企业共销售196万辆汽车,集中度达到了91%。其中,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和7%,是拉动1月汽车增长的主要力量。总体来看,我国汽车市场迎来了漂亮的“开门红”。
尽管数据很漂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汽车产业发展中毫无隐忧。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是50.5% ,比上月上升了10.5 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按照行业惯例,这表示市场销量增长部分源于向经销商压库。由于春节在1月份,因此部分节前购车需求集中在去年底释放,预计车市的火热场面将迅速降温、市场需求也将明显减弱。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昨天公布的数据来看,自主品牌汽车的新年开局看起来并不顺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降幅比较大,除长安汽车之外,主流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普遍同比下跌,比如吉利汽车跌幅高达44.7%。对此,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再次旗帜鲜明地反对开放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他认为,开放对整车生产的外资股比限制,意味着产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将对自主汽车品牌,尤其是国有汽车企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1月份汽车销量达到215万6000多辆,稳定增长并再创新高。如何评价这份“月考”成绩单?
可能稳中有忧,根据历年的惯例,进入三月份,整个车市会进入一个相对下行的状态,只到五月份也就是黄金周之前才会有一个很好的上行。1月确实是开门红,这也是业界普遍能够预期的,因为从整个三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每年的一月份都是一个开门红的契机。
另外,中国车市在经历黄金10年之后,骤然进入白银十年,也就是从高速增长进入到微增长,我们现在这个增速与国际标准基本上是持平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进入白银十年的微增长之后,对于中国汽车的内在质量要求会更高一些。总体来讲,一月份车市确实提振了整个汽车产业和中国汽车消费环境中大家的消费信心,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三月到五月之间,可能车市都不会像一月份这么火爆,逻辑是什么?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各大汽车产业集团今年第一波新车的发布基本是在3月份到4月份的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主要是为了迎接五一黄金周,即传统的所谓“金九银十”之前的一个高峰,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汽车消费环境特有的,尤其在汽车领域当中形成的一个怪圈,厂家投入车型是这么一个周期。第二,跟老百姓目前的消费心态也有一定关系,因为大家每年开春都是捂着钱袋子,都比较紧。无论是生产的投放车型还是从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来讲,进入了一个暂时的缓冲期,这也是这十年来尤其是轿车进入家庭以来,最明显的变化。
在17日发布的数据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降幅较大,这一点尤其引人关注。对此,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说,如果现在放弃发展的主导权,汽车产业就会沦为外国产品的加工厂。部分拉美国家陷入“中等发达陷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汽车等支柱产业被外国控制。汽车市场总体一片红火,为什么唯独自主品牌表现堪忧?
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自主品牌不自主”这个现象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改革30年来,经历了几个波折,目前自主品牌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没有大规模可持续性的投入,造成技术平台产品在中低端徘徊,极大的影响了生产者甚至消费者的信心,这可能是自主品牌面临的最大瓶颈。另外,可能跟现在国外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基本保持同步的技术投入和产品也有密切关系。原来国外会把相对比较滞后的产品拿到中国来,但现在由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型的市场,所以它们基本上能够保持几乎同步的状态,投入最新的产品,这也极大地调动了消费者的预期,从而影响除了一线之外的二三线城市。自主品牌在四五线城镇应该说还有广阔的市场,这一点我们要从战略上进行研究。
自主品牌汽车如果想要稳住阵脚,在未来的突破口有两个基本方向。首先,最主要的是把现有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做出来。在采购和应用物流成本上,自主品牌应该先立足于现有资源,不要好高骛远。第二个方面,由于没有资金持续性的投入支持,十年来自主品牌在技术平台的更新方面,除了在新能源车部分技术方面,绝大多数方面我们不但没有拉近与合资产品技术的距离,反而越拉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