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前后,我国遭遇恶劣污染天气持续时间之久、覆盖地区范围之广史无前例,治理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一项头等大事。为此,国家陆续对于大气污染推出了多项行政政策,而机动车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自然成为治理的重点。
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机动车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占到大气污染的比例22%。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治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机动车污染防治成为关键领域。2012年10月,国务院又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也对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就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刚刚过了4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就由有关部委发布出台,这应该是实施细则出台最快的一次。
从《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来看,更能够感受到机动车的整治治理措施中到处体现出来的严厉、雷厉风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原来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贵阳四个城市实施限购的情况将得到改观,只不过这种改观不是停止或者减少,而是全面扩大化。
《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北京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等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通过采取鼓励绿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从政策规定来看,北京市实施的不仅仅是限购,而是保有量的封顶限制,日前北京市发布的有关政策中也明确了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要控制在600万辆。这显然比过去的限购措施将更为严格。
同时,过去在限购措施上躲躲闪闪的一些省会城市将大胆实施限购。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是第一批拿到了尚方宝剑的城市。而可以想象到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机动车的防治措施,将迅速蔓延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乃至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一线城市也将效仿京津冀地区实施汽车限购。由于这些地区基本处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一线二线,因此,大面积的限购将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将出现史无前例的政策阻滞,新车销售将遭遇天花板,中国汽车市场刚刚恢复的好日子将要走到尽头,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增长源头只能向三四线市场去寻找。
而这些三四线市场地区是否也会实施限购之类的措施,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因为有些县市的污染以及交通拥堵也日趋严重,而且威胁到了京津等大城市的空气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汽车市场就已经遭遇到了生死危机,因为,《实施细则》的另外一些规定给新车销售的增长带来的巨大的生机。
《实施细则》规定:到2015 年底,北京市黄标车全部淘汰,天津市基本淘汰,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到2017 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中国的黄标车将那个迎来一个集中淘汰时期,黄标车已经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黄标车的这次淘汰不是从一个地区转向另外一个地区,而是走向彻底拆解。比如,过去北京地区的黄标车可以转向周边地区,但是这次周边地区的黄标车也面临淘汰,北京的黄标车根本没有继续生存的出路。
目前,中国1亿多辆的机动车保有量中,黄标车的保有量达到1700多万辆,这1700多万辆黄标车被淘汰的同时,就能够带来另外1700多万辆的新车的销售的增长空间。
这可能部分缓解因为限购带来的汽车市场增长遭遇的巨大压力。
同时,北京市等一些大城市都在进行国三标准以下老旧机动车的淘汰计划。按照北京市的规划,到2017年,北京市计划淘汰更新老旧机动车100万辆。100万辆的更新规模相当于每年至少有二三十万辆的新车增长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市虽然一方面进行限购,但是另外一方面加快机动车以旧换新的政策,也让汽车市场的增长不至于变得那么悲观。
只是这种增长的内容的差异化,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汽车企业过去一直以挖掘新增消费者的营销模式转向以维护忠诚用户的营销模式,同时,互相“挖角”竞争对手的客户资源将成为汽车企业必须要做的“功课”之一。
这样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汽车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就必然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即促使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不断发生,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大变。无疑,这对于竞争力目前仍然相对弱小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将迎来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