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新兴产业 >> 曝光台 >> 正文
关注两会 明确地沟油回收的出路
发布时间:2013-03-11  来源:食品网 
    近年来,困扰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地沟油"事件仅为其中之一.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制售地沟油的打击力度,然而,地沟油仍屡禁不止,给国民的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重视不足,监管乏力.对地沟油的监管涉及卫生监督、食品安全、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而现实是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分工变成了分家.二是法律存在缺陷。
  
  在9日下午的广东团分组讨论中,日益严重的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成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钟南山代表建议,大部制形成统一部门,对地沟油从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一管到底。陈建华代表则建议,在消费终端,使用量子生物科技来卡住地沟油。

  “九龙治水”

  体制带来的监管盲点


  钟南山说,食品安全法制定后地沟油越来越严重,关键在于法律无法落实,监管部门“九龙治水”。“有法律,但是没有体制上的保证,法律还是无法落实。现在我们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机制是分段监管,综合协调。监管是分头的,卫生、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在管地沟油的事情。从地沟油生产到流通到消费,各个部门各管一段:回收是市政部门管,生产是质监部门管,流通是工商部门管。一有地沟油曝光,各部门都没有责任。是体制问题带来了监管的盲点。”钟南山说,每年有700万至1400万吨废油,其中35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谁都可能吃到地沟油。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检测,很多成分不在检测范围里面。就是地沟油,食品药品管理局检测了也说油是合乎标准的。地沟油问题跟三氯氰胺的奶粉是一回事,监管环节有漏洞。”

  卡住不难

  量子生物科技能做到


  钟南山发言后,陈建华立即表示:“我想补充一下,地沟油问题要解决并不难。最近我去广州生物岛一个研究中心调研,他们做量子生物光学科技,原理是所有生物都会发光,发光的程度不同,用量子生物科技可捕捉到物质放光,用这个技术检查地沟油十分简单。”陈建华建议,所有摆放到货架上的油品进入消费前,使用量子生物科技检验,这样350万吨地沟油就被卡住了,“很多手段不昂贵,应用的话地沟油问题迎刃而解。生产源头难以卡住地沟油,但终端消费可以卡住。只要油品没有经过检验,就不能进入市场。”

  要给出路

  制定标准能用于正途


  陈丹代表表示,美国规定地沟油处理之后用来做工业成品,“或者像麦当劳的废油,回收后做家禽饲料的添加。我国地沟油最关键的问题是地沟油出路的标准。现在地沟油回收加工后我们没有很好的国标,大家都不知道地沟油回收做什么使用。中国饲料行业协会、食品协会已经几次呼吁地沟油出路标准的制定,但没有结果。我建议尽快出台标准,明确地沟油回收的出路。”

  全国人大代表吴青建议制定《土壤防治法》,并说没有安全的土壤就种不出安全的作物。

  我妈定期从老家给我寄小米

  羊城晚报讯特派北京记者薛江华报道:“我的母亲定期从山西老家给我寄小米,坚持说家乡出品安全,大城市里的东西都是假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青因为提出关于制订《土壤防治法》的议案在广东团受到热议,随后,她又亲赴北京农夫市场考察,了解有机农作物的销售和种植情况。昨天,吴青告诉记者,因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从家乡直购农产品,生活在城市变得异常辛苦。

  春节后,不少返乡过年的城里人在车尾厢大都装满了家乡的农产品。吴青说,自己也常看到带着菜乘飞机的乘客,城市人究竟去哪里才能买到放心的农产品?带着这个疑问,吴青前往位于北京崇文门百货公司地下一层的农夫市场考察。吴青看到,在这里销售的产品都是这个季节出产的蔬菜和瓜果,样子不是很美,产量也不高,但农场主们都有自己的固定“粉丝”,来这里买有机蔬菜和瓜果。一位农场主告诉吴青,因为完全不施用化肥、不打农药,使用地下水灌溉,他的农场里出来的都是有机作物,因为产量少,就有啥就卖啥,卖完就得等下一茬,因为不施用任何催长剂,作物生长也相对缓慢,“粉丝”得耐心等待。

  这些农场种的有机作物能摆脱土壤污染的困扰吗?一位农场主告诉吴青,他不会使用农药和化肥,也会让自己的土地定期轮休,甚至种上一些杂草来吸收土壤里的有害物质,为了保证出品,他甚至只在土地中间种上作物,周边的就空出来作为“隔离带”。

  这次考察,更让吴青切身感受到制订《土壤防治法》的意义。她说,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安全的土壤,就种不出安全的作物。

  全国政协委员田惠光建议设立像110那样的投诉电话并设统一受理机构。

  发现问题食品不知该找谁

  羊城晚报讯特派北京记者孙朝方报道:“建议国家设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就像110、120一样,并设立统一的受理机构。”全国政协委员田惠光谈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表示,中央应向各级政府明确设立的时间表。

  由于食品供应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链条,当前采取多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很容易造成部门交叉,权责不明,使监管总体效果不佳。田惠光说,在实际监管中普遍存在着边界不清、重复监管、监管盲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监管难点、职责模糊的问题,各部门各执一词,互相推诿扯皮,现实中经历的“药水豆芽”、“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等事件,都是生动的例子。

  《食品安全法》规定,县以上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问题负总责,目前各级政府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但委员会不是政府常设机构,各监管部门间协调性差,监管能力和水平难以提高”,为此,田惠光建议,由国务院总理和各地区行政一把手任委员会主任,同时将国家和各地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调整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常设办事机构,才能保证协调各监管部门。田惠光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举报受理部门和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由于多个部门监管,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搞清具体的投诉部门。”现实中各部门对群众投诉互相推诿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群众投诉的积极性,因此他建议,国家应设立像110、120那样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并明确各地区设立的时间表,保证全国统一。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更多>>推荐报告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