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全球的全集装箱船2009年初发展到4642艘、1215万TEU,已成为和油船、散货船并列的世界三大专业化船种。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趋势非常迅猛,2009年初船队以1000~3000TEU船为主,艘数及箱位所占比重不到30%。3000TEU以上船舶所占箱位已增长到64.4%,6000TEU以上船舶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箱位已占到21.8%。预计2011年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为8.7%。2011年交付的集装箱船的总运力大约为140万标箱,2012年也是140万标箱。不过,船厂对集装箱船的交付一直比安排的交付期晚,因为集装箱航运公司2007年订购的集装箱船破纪录,运力达到了350万标箱。虽然2009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了5.6%,2010年增长了9.1%,但如果已经订造的45%的集装箱船没有被取消或推迟交付,去年运力就应该增长13%-14%。 copyright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二、我国集装箱船市场分析
中国船东订造的船舶以散货船为主,而散货船领域我国造船业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加上在欧美融资市场短期难以好转的形势下,国内为船舶订造提供融资的环境相对优越,同时我国政府又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国轮国造”的政策,这些都直接促使我国造船业在市场份额方面超过韩国。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集装箱船4,842艘,折合约1,425万标箱的集装箱船运力,同比增长9.1%。这一增长率高于2009年仅仅5.6%的水平,但也低于2005-2008年每年两位数的运力增长水平,显示2010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呈适度增长的态势。2010年底全球集装箱船的平均尺寸已经达到2,943标箱,比2009年增加了7.7%;2010年全年共交付了61艘超大型集装箱船(指运力在7,500标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其中包括29艘“万箱船”,创下历史新纪录。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制成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的货物运输量将会扩大,适箱货源比重不断上升。此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进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产成品、高新技术产品、特种原材料及成套设备进出口将会明显增加,外贸商品结构将进一步改善。此外,集装箱的用途正在迅速扩大,如在冷藏货运输中,冷藏箱已取代冷藏船占主导地位,且比重仍在扩大中;液体化工原料罐式集装箱的比重正在上升:一些传统散运或裸运的货物,粮食、方木等已经开始用集装箱运输;轿车专用集装箱也已推出。这些都将刺激集装箱运量迅速增长,集装箱前景继续呈艳阳高照之势。
内容来自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三、我国集装箱船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集中度变化
我国集装箱船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总体上看是集中寡占型市场,但与发达造船国家如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市场结构呈寡占型市场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府产业政策扶持的结果。许多沿海城市把造船业及集装箱船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从时间上来看,我国集装箱船市场集中度这几年在不断提高,但与先进造船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另外,行业整体竞争力并不强,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能力结构不尽合理,许多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增加,其中有些生产企业不具备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保障能力,也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预计未来20年内中国将形成三大集装箱枢纽港群体。它们分别是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主的华东地区集装箱枢纽港群体,以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和珠海港为主的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群体,以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为主的北方集装箱枢纽港群体。中国将建成较为完善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航运中心,将为航运公司和班轮提供优质服务,并将大大提高集装箱港口竞争地位。
2、市场竞争格局
近期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主流班轮公司回归市场。当前,世界班轮公司运力规模排名中位居前20位的企业几乎都已在这段时间内订造了新船。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台湾长荣海运等大牌班轮公司更是豪掷批量订单。而在金融危机期间,这些班轮公司几乎无一家有过新船订造记录。因此,主流班轮公司回归市场是与金融危机时期最为明显的区别。 copyright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竞争格局蕴藏变数,首先,大型集装箱船的订造将导致班轮公司竞争更加激烈。班轮运输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壁垒较高、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与不定期船市场不同,班轮运输市场具有比较典型的垄断竞争特征。由于班轮运输港口、航线基本确定,所以不仅进入市场不容易,即使是在经营状况不佳时,班轮公司也不会轻易放弃已有的市场份额。班轮公司在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后,为了保证实现其规模经济性,势必会在某些航线上,特别是亚欧航线,进行货源的争夺。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四、集装箱船行业2015年发展预测
1、宏观经济走势
“十二五”期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目前影响中国造船业的主要因素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三是造船企业间的竞争白热化;四是国际造船新规则、新政策出台;五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六是人民币升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价格波动反复无常,对企业影响较大。
目前船舶工业仍处于成长期,仍具有技术、资本、市场等比较优势,而且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融资状况良好。“十二五”期将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加速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主要推动“三大转变”:一是从以成本优势向技术和产品优势转变,二是从提高效率向引领创新转变,三是从造船为主向造船、修船、配套项目协调发展转变。
2、市场规模预测
“十二五”中国船舶业的发展目标是,保持中国造船产业规模稳居世界前列,2015年船舶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占世界份额的40%。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50个以上符合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世界知名品牌。产业结构实现调整优化升级,前10家造船企业完工量占全国造船完工总量的比重达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10强产业达6家。现代化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自主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
copyright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五、主要厂商简介
1、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远洋是一家向国际及国内客户提供综合航运和物流服务的供货商,其业务包括提供航运价值链内广泛系列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集装箱租赁以及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服务。中国远洋是中国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目前,中国远洋所运营的干散货船队和集装箱船队的运力规模分别排名全球第一和第六位。
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远集运的船队共经营140艘船舶,总运力达458,472标准箱。总运力排名全球第六。在全球超过51个国家和地区的149多个港口挂靠,经营74条国际航线、12条国际支线、20条中国沿海航线及62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中远集运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截至2008年6月30日,中远集运共拥有400多个境内境外销售和服务网点。
2、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运集团所属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业务的多元化经营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集装箱运输、船舶租赁、揽货订舱、运输报 关、仓储、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制造、修理、销售、买卖等领域。2004年6月和2007年12月,中海集运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内容来自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
全文待续,详细见《全集装箱船市场评估及2015年综合预测》目录
注:如需更细致深入的了解此行业产品细分市场情况、进出口状况、竞争对手情报等,可考虑直接购买报告全文,详情请致电010-51667252-610或email:610@reportw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