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是电网配电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运行在主干电网的输电变压器和运行在终端的配电变压器两部分。目前,变压器产品按电压分为高端变压器、 220 ~ 550KV 变压器、 110 ~ 220KV 变压器以及小于 110KV 变压器。
从近七年的数据来看变压器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明显提高,说明变压器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在提高。
图1 2000-2006 年变压器制造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截至 2006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规模以上变压器企业总共有 800 多家。 2005 年全行业实现收入 800 亿元,利润总额 39.3 亿元; 2006 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元,利润总额 47.7 亿元,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于硅钢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竞争加剧等原因,毛利率近年来一直保持下滑趋势。
220KV 及以上的产品由于技术含量高,相应进入门槛高,竞争不是很激烈,利润较为丰厚;而 220KV
以下级别的变压器产品中,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图1 变压器制造业近年来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图2 2006 年变压器制造业利润与毛利率变化轻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变压器需求分析
变压器是电网配电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两部分,运行在主干电网的输电变压器和运行在终端的配电变压器。按一般规律,变电设备容量与发电设备容量之间的比例应该为 12 ∶ 1 ,即每新增 10MW 装机容量就需配变压器 120MVA ,其中 500kV 变压器 12MVA 。长期以来,我国变电设备和发电设备容量比相对偏低, 2000 年不到 8 ∶ 1 。
变压器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发电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二是变电设备和发电设备容量比例的逐步回升。 2006 年我国生产变压器大约 6.3 亿 kVA 。有关专家预测, 2007
年、
2008 年我国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 0.78 、 0.61 亿千瓦,相应变压器产品的容量需求分别为 9.4 亿 kVA 、 7.3 亿 kVA 。 2007 年底我国装机容量将达到 6.77 亿千瓦,即使按照每年装机容量增长 8% 的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也要达到 5400 万千瓦,变压器产品的容量需求每年将达到 6.5 亿 kVA 。
图1 1993-2005 年我国电力消费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在金额方面,仅考虑电网投资,“十一五”期间年均投资 2400 亿元,在变压器方面的年均需求约 96 亿元。
配电变压器市场容量较大,但是由于技术壁垒较低,生产厂家众多,且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市场争夺仍很激烈。总体上变压器行业未来机会在竞争不那么激烈,利润丰厚的高压、超高压变压器领域。
变压器产品成本分析
硅钢片约占变压器原材料成本的 70 %,前几年的硅钢片涨价给变压器行业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国内国际硅钢片仍然供不应求,面临上涨压力。十一五期间,中国大型变压器生产企业,每年实际需求冷轧取向硅钢 32 — 40 万吨,武钢现年产量可达 28 万吨。缺口将由进口产品来补充,目前,同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进口价要高出 1000 — 1500 元 / 吨。
图1 变压器生产行业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预计明年硅钢片在今年基础上上涨 20 %,达到 4000 美元 / 吨,高级品种的产品价格将会更高。
变压器行业竞争分析
我国变压器市场目前的产业格局大体保持稳定:在特大型超高压方面,能够生产 500KV 变压器的生产厂家由原来的特变电工的沈阳变压器厂、西安变压器厂和天威保变 3 家发展到 7 家,新增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重庆 ABB 变压器有限公司、上海阿尔斯通变压器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等四家。国内能够生产 220KV 变压器的厂家现在有 19 家,具有 110KV 变压器生产能力的厂家有 100 多家,生产干式变压器的企业有 80 多家。在 220KV 以下级别的变压器产品中,生产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目前,我国巨大的变压器市场,加上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廉价熟练的劳动力,吸引了 ABB 、西门子等外国公司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纷纷来华建立合资企业。目前这些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少份额,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 2003 年常州东芝变压器产量约 2250 万 KVA ,在行业排名第二,重庆 ABB 产量约 1800 万 KVA ,在行业排名第四。
图2 2006 年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机电数据
在变压器技术大幅提升的同时,国内变压器企业的做大做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境内生产变压器的企业约有 1000 余家,这些企业主要分为四大阵营: ABB 、 AREVA 、西门子、东芝等几大跨国集团公司以绝对优势形成了第一阵营,占据 20% ~ 30% 的市场份额,且市场份额仍在不断扩大;保变、西变、特变等国内大型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等级,占有 30% ~ 40% 的市场份额,稳坐第二把交椅;以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青岛青波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变压器厂、山东达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钱江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制造厂形成了第三阵营;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经营机制灵活,没有非生产性的负担,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第四阵营。